復仇有效嗎?我們的復仇心理

精明心理學家艾倫·亨德里克森博士揭示了關於我們每個人如何天生具有正義感和復仇心的驚人真相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聽眾梅麗莎從舊金山寫道:“我很難放下任何形式的不公正。無論是國家層面的,例如對少數群體的歧視待遇,還是小到在商店裡另一個顧客插隊,我真的很容易糾結於這種不當行為。” 她指出,即使人類的大腦經常會想到復仇,但她認為自己不會從中獲得太多滿足感。她要求我談談不公正和復仇,目的是更好地瞭解自己(以及她的人類同胞)。

什麼是正義敏感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事實證明,梅麗莎並不孤單,很多人都難以釋懷不公正、不平等或不公平。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正義敏感性的性格特徵,定義為我們對不公正的意識和反應。換句話說,它衡量的是我們對腐敗、不平等、不公平以及普遍受欺負的敏感程度。

四種正義敏感性

實際上,正義敏感性有四種不同的型別。

  1. 第一種稱為受害者正義敏感性,即始終保持警惕,以確保我們不會受欺負。這種警惕通常伴隨著憤怒和復仇傾向。

  2. 第二種是觀察者正義敏感性,即在觀察到他人受到不公平待遇而自己沒有直接受到牽連時產生的憤怒。最近的一個例子是,美國政府對在邊境被拆散的移民家庭表示強烈抗議。

  3. 第三種是施害者正義敏感性,即為了減輕內疚感或糾正錯誤行為而懲罰自己的不公正行為的傾向。例如,猶他州一名叫雷吉·肖的男子,他在一起因發簡訊而導致的駕駛事故中負有兩起死亡事件的責任,此後一直在全國各地奔走,公開反對分心駕駛。

  4. 最後一種是受益者正義敏感性,即我們認為從不公正中獲益的情況是令人厭惡的。例如,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宣佈他只會加入女性聯合主演獲得同等報酬的專案,這成為了頭條新聞。

所有這些型別的正義敏感性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於,第一種,受害者敏感性,側重於自我,而其他型別則側重於他人。我們稍後會回到這一點,請耐心等待。

現在,雖然不公正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或深或淺,但我們所有人都有不公正感。這是與生俱來的。

人類與生俱來的正義感

»在 QuickAndDirtyTips.com 上繼續閱讀“復仇有效嗎?我們的復仇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