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朋友“艾米麗”經常告訴我她的夢,而我,不那麼頻繁,告訴她我的夢,這些夢通常太模糊和脫節,無法分享。我們試圖理解我們的夢,從中找到意義。它們揭示了我們什麼樣的恐懼和慾望?
解讀夢境是一門不完善、高度主觀的藝術,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罕見的謙虛時刻,肯定會承認的那樣。夢境完全是私人的、第一人稱的體驗,除了做夢者不可靠的記憶之外,不留下任何痕跡。
然而,我最近想到,理解夢境與理解“現實”並非完全不同,無論那是什麼。是的,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我們可以比較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記錄,並得出推論,這在夢境中是不可能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您對世界的體驗對您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您對它的解讀也是如此,這取決於您先前的信念、渴望和厭惡,以及對您重要的事物。難怪我們經常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和它的意義激烈地、甚至是暴力地爭論。
科學為我們提供了就正在發生的事情達成共識的最佳希望。科學家們積累證據碎片,並試圖將這些碎片組裝成一個連貫的故事。經過大量的爭論和事後諸葛亮,科學家們趨同於一個看似合理的敘述。現代人類是從數百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類猿生物進化而來的。一種新型的、致命的冠狀病毒已在中國出現,並正在世界各地傳播。
正如哲學家邁克爾·斯特雷文斯在《知識機器》中指出的那樣,科學透過重複的觀察和實驗來解決爭端。斯特雷文斯稱科學家對經驗資料的承諾為“解釋的鐵律”。理想情況下,鐵律產生關於世界的持久的、客觀真實的描述。
但是,即使在物理學中,主觀性也很難消除,物理學是科學的基礎。量子力學,一種非常小尺度物質的數學模型,是科學中經過最嚴格檢驗的理論。無數的實驗已經證實了它,計算機晶片、雷射器和其他利用量子效應的技術也證實了它。
不幸的是,量子力學違背常識。一個多世紀以來,物理學家們試圖解釋這個理論,把它變成一個連貫的故事,但徒勞無功。一本主要的教科書說,“每個有能力的物理學家都可以‘做’量子力學”, “但是我們對自己正在做什麼所講述的故事,就像舍赫拉查德的故事一樣千差萬別,而且幾乎同樣不可信。”
許多物理學家忽略了量子力學提出的難題。他們對該理論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用一句告誡來概括:“閉嘴,計算!” 也就是說,忘記那些量子悖論,繼續研究量子計算機,這可能會讓你發財!
其他人則繼續探索這個理論。1961年,一位著名的理論家尤金·維格納提出了一個類似於薛定諤貓困境的思想實驗。不要想象盒子裡的傳說中的貓,而是想象維格納的一個朋友在一個實驗室裡監測放射性樣本。當樣本衰變時,探測器會閃爍。
現在想象一下維格納在實驗室外。如果維格納的朋友看到探測器閃爍,他就知道樣本已經衰變。但是對於站在實驗室外的維格納來說,樣本、他的朋友和整個實驗室都懸浮在可能的模糊狀態中。維格納和他的朋友似乎佔據著兩個不同的現實。
2020年,物理學家們進行了一個版本的維格納思想實驗,並得出結論,他的直覺是正確的。在《科學》雜誌的一篇題為“量子悖論指向現實的搖搖欲墜的基礎”的故事中,物理記者喬治·穆瑟說,該實驗對客觀性提出了質疑。“這可能意味著沒有絕對的事實,”穆瑟寫道,“對我來說是真的,對你來說也是如此的事實。”
量子貝葉斯主義(QBism,發音為“Cubism”,像藝術運動立體主義)是一種較新的量子力學解釋,它將主觀體驗作為知識和現實本身的基礎。著名理論家大衛·梅爾明說,量子貝葉斯主義可以消除“量子力學基礎的混亂”。你只需要接受所有知識都始於“個人經驗”。
根據量子貝葉斯主義,我們每個人都根據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構建一套關於世界的信念。當我們與拒絕接種疫苗的親戚或追蹤電子擺動的感測器互動時,我們會不斷地、隱式地更新我們的信念。我們所有人生活在其中的宏大現實,是從我們所有主觀的微現實的碰撞中產生的。
量子貝葉斯主義者限制了他們的以心靈為中心的觀點,只是為了不給人留下瘋子或神秘主義者的印象。他們承認物質和精神都存在,他們拒絕唯我論,唯我論認為,沒有一個有知覺的生物能夠真正確定任何其他生物是有知覺的。但是,科學作家阿曼達·格弗特說,量子貝葉斯主義的核心資訊是“單一客觀現實的想法是一種幻覺。” 你可能會說,一場夢。
支持者們為定義爭吵不休,而喜歡客觀性的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則完全拒絕量子貝葉斯主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所有這些爭吵似乎都證實了量子貝葉斯主義的前提,即沒有絕對的客觀性;只有主觀的、第一人稱的觀點。
物理學家與藝術家之間有比大多數人願意承認的更多的共同點,藝術家們試圖將事物的混亂轉變成有意義的敘事。一些藝術家阻撓我們對意義的渴望。T. S. 艾略特的詩《荒原》是一種反敘事,是隨意收集的意象,它們在虛空中忽隱忽現。這首詩像一場夢,或噩夢。它的意思是,沒有意義,沒有宏大敘事。人生是一個笑話,如果你相信不是這樣,那麼笑話就在你身上。
如果你是一個像我的大學人文課上的金融專業學生一樣的務實的人,你可能會和T. S. 艾略特一起得出結論,理解存在的努力是徒勞的。你可能會敦促哲學專業的同學們享受生活,而不是為它的意義而煩惱。你可能會用一句朗朗上口的口號來總結這個建議:“閉嘴,生育!” 但即使是那些實用主義者也必須時不時地想知道我們共同的夢想意味著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