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引發對氣候懷疑論者的調查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僱員威利·宋的利益衝突披露問題引發質疑

在公開的詳細說明太陽物理學家和全球變暖懷疑論者威利·宋及其機構從能源行業和一個保守基金會獲得的科研資金的檔案後,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CfA)對其一名研究人員啟動了調查。

這些檔案由綠色和平組織透過《資訊自由法案》請求獲得,並由一個附屬團體釋出,包括研究合同,並描述了宋和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的 CfA 對企業資助者做出的具體承諾。CfA 官員表示,他們目前正在調查宋是否正確地向發表其研究成果的期刊報告了資金情況——自 2001 年以來,他已獲得超過 150 萬美元的私人資助。

CfA 主任查爾斯·阿爾科克表示,該機構沒有明確的政策要求其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時披露資金來源,但他們必須遵守期刊規則,期刊規則通常要求作者報告潛在的利益衝突。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想弄清事實,”阿爾科克說,“如果有證據表明未能披露,是的,我們就有問題了。”

宋沒有回覆多個電話和電子郵件。

這位科學家發表了許多與主流氣候科學相悖的論文。最著名的是,在 2003 年,宋在《氣候研究》雜誌上合著了一篇論文,質疑過去一千年氣候變化的通常解釋,並認為近期的變暖按歷史標準來看並不罕見。隨後的爭議導致該期刊的幾位編輯辭職。在那個案例中,爭議的焦點是科學問題,而不是資金來源的披露。

目前的檔案是由位於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氣候調查中心釋出的,這是一個成立於 2014 年的非營利組織,旨在監測對主流氣候科學的反對意見。其執行主任科特·戴維斯表示,他去年從 CfA 收到了目前的檔案,當時他仍在綠色和平組織工作,根據美國《資訊自由法案》提出了一系列請求。戴維斯說,這些檔案描述了宋與資助者之間的關係,並將這種關係解讀為宋“基本上把自己當作氣候否認的發言人”。

這些檔案還闡明瞭 CfA 在資金安排中的作用:在 2008 年與位於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公用事業公司南方公司簽署的合同中,CfA 同意在披露該公司為資金來源之前通知該公司。阿爾科克稱其為“一個錯誤”,並表示 CfA“不會再那樣做了。”

但阿爾科克表示,他不擔心合同中的另一項條款,該條款要求 CfA 和宋向南方公司提供任何出版物的預先副本“以供評論和輸入”,因為南方公司無權阻止出版或要求更改。

南方公司官員拒絕接受採訪,但一位女發言人發表宣告,表示該公司資助“對我們業務具有潛在重大公共政策影響的諸多主題的廣泛研究”。

費城德雷塞爾大學的社會學家羅伯特·布魯爾說,許多研究人員接受來自行業的資金,這並不會否定他們所從事的科學研究。“但人們需要知道誰在資助和支援你的研究。這關係到科學過程的核心誠信。”

這些合同可追溯至 2008 年,明確了對資助者的“交付物”——通常是已發表的論文、會議演示或其他研究成果,包括南方公司和位於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保守非營利組織捐贈者信託。

例如,在提交給南方公司的年度報告中,該公司自 2006 年以來已向宋提供了約 409,000 美元的資金,宋列出了他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關於利益衝突報告的規則因期刊而異,此類衝突並非總是包含在實際出版物中。在至少兩個案例中,宋的合著者承認了一些資金來源,而宋沒有披露曾收到來自能源行業的任何資金。

上個月,戴維斯在宋和三位同事在中國期刊《科學通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後,引起了人們對宋的資金披露的關注,該論文展示了一個簡單的氣候模型的結果,以論證燃燒所有可回收的化石燃料儲備只會導致 2.2°C 的升溫。相比之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的模型平均預測,到 2100 年,在不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情況下,將升溫約 4°C,並且此後將進一步升溫。該論文附有一份宣告:“作者宣告他們沒有利益衝突。” 戴維斯寫信給該期刊,堅稱宋過去的資金來源構成了應該報告的利益衝突。

《科學通報》的利益衝突政策規定,作者必須披露“所有可能影響或偏見工作的關係或利益”,包括“可能影響您研究的專業利益或個人信仰”。該政策還給出一系列披露示例。第一個是,“作者 A 已收到 A 公司的研究資助”。

主要作者克里斯托弗·蒙克頓是一位英國子爵和前記者,他現在是科學和公共政策研究所(位於弗吉尼亞州海馬克特的一個氣候倡導組織,對人為造成的全球變暖提出異議)的首席顧問。他認為,《科學通報》論文沒有利益衝突,所有作者(包括宋)都是利用自己的時間完成這項工作的。在給《自然》雜誌的一封電子郵件中,他駁斥了戴維斯的指控,稱其“明顯不真實且惡意”。

戴維斯表示,綠色和平組織已要求提供宋 2013 年和 2014 年提交給南方公司的年度報告,以確定這兩份報告中是否都將《科學通報》的論文列為“交付物”。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15 年 2 月 21 日首次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