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天,數百萬次對話在紐約市迴響。所有這些對話在數量和複雜性上都與更難以捉摸的論述相匹配。即使與他人交談——尤其是在獨處時——我們也不斷地在腦海中與自己對話。
心理學家試圖捕捉他們所謂的“自言自語”或“內心言語”的瞬間,他們要求人們停下正在做的事情,並在隨機時間寫下他們的想法。其他人則依賴調查或日記。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人類學家安德魯·歐文最近記錄了在紐約市行走的人們的內心對話。他走近陌生人,請他們戴上連線到數字錄音機的麥克風耳機,並在他緊隨其後用攝像機拍攝時大聲說出他們的想法。
歐文說:“我很驚訝有這麼多人說‘是’”,總共大約有 100 人。透過將錄製的音訊疊加到影片上,他創作了在紐約特定一天中個人意識的肖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然,人們有時會對著麥克風說話,好像試圖娛樂別人。而且,將人們的內心言語錄制到磁帶上只能捕捉到語言形式的思想,而忽略了以影像和場景發生的思考方式。儘管如此,歐文的影片仍然是轉瞬即逝的思想、在真即時間內展開的動態心理過程的永久記錄。
在一個影片中,一位名叫梅雷迪思的年輕女子沿著曼哈頓市中心的王子街行走。她短暫地想知道附近是否有一家史泰博商店,然後回憶起最近拜訪朋友瓊的情景,我們得知瓊患有癌症。梅雷迪思在接下來的兩分鐘裡思考著她朋友的情況,想到“沒有瓊的紐約”就熱淚盈眶。突然,她注意到一家她過去常坐著看人的咖啡館,感嘆它已經改變,然後繼續尋找史泰博。
梅雷迪思漫無邊際的想法讓人想起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達洛維夫人》中克拉麗莎·達洛維漫遊的思緒。伍爾夫很可能會喜歡歐文的影片。她想寫“一個普通人在普通日子裡的普通想法”。
改編自 Brainwaves,網址為 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rainwa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