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自然》雜誌
醫學研究人員正在質疑,醫生經常給重症患者使用的一種液體是否實際上弊大於利。
簡單的輸液是醫學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用於將各種液體注入患者體內,以治療多種疾病。但是,上個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的一篇論文1引發了人們對其中一種液體——羥乙基澱粉的長期疑慮。科學家們目前正在為下週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舉行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會議做準備,他們將在會上嘗試就是否應該停止使用澱粉達成一致意見。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調查了重症監護病房(ICU)中患有嚴重膿毒症的人——全身性炎症由感染引起,導致血壓下降,必須使用液體注射來擴大他們的血容量。人們一直認為澱粉不太可能像生理鹽水那樣從迴圈系統中滲漏出來。但研究人員發現,在90天后,398名接受澱粉治療的患者中有201人死亡,而400名接受名為林格氏醋酸鹽液體治療的患者中有172人死亡。
澱粉在世界各地醫院的使用頻率尚不清楚,不同國家之間甚至同一家醫院的醫生之間的做法差異很大。但哥本哈根大學醫院的重症監護醫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安德斯·佩納表示,澱粉“使用非常廣泛”。
佩納表示,澱粉是醫生工具包中的標準選擇,但不應該如此。“我們在看到結果的那天就改變了做法。許多斯堪的納維亞的重症監護病房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說。
市場上存在多種不同型別的羥乙基澱粉,一些醫生質疑基於一種澱粉的研究結果如何適用於其他澱粉。此外,關於膿毒症患者的發現將如何影響澱粉治療其他疾病的用途,尤其是在重症監護室之外(例如手術室)尚不清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確實表明問題可能很普遍:接受羥乙基澱粉治療的患者中,更多人經歷了腎功能衰竭。先前關於不同澱粉的研究也發現了腎臟問題2。
液體狀況
頂尖的重症監護醫生和研究人員對澱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嚴重分歧。一些人甚至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發表之前就停止使用澱粉了。另一些人則堅持認為,最新的進展遠非該療法的喪鐘。
英國皇家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主席奈傑爾·韋伯斯特不會根據佩納的論文改變他的醫療實踐。他說,接受澱粉治療的試驗參與者也比接受生理鹽水治療的人接受了更多的血液製品(如血漿),這可能會影響結果。
一些醫生可能對佩納的結果持謹慎態度,因為大約十年前,一項薈萃分析3將使用血漿蛋白白蛋白作為替代液體與死亡人數增加聯絡起來,隨後在澳大利亞進行的一項重大研究4表明,該結果可能並不可靠。韋伯斯特說,這種恐慌使得人們對快速響應類似的主張而改變他們的做法持謹慎態度。
“尋找合適的替代液體的戰鬥已經進行了幾十年,”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重症監護醫生和研究員克利福德·德意志曼說。他說,澱粉可能造成傷害的證據“在尋找它方面又退後了一步”。
佩納將前往美國參加 9 月 6 日至 7 日舉行的 FDA 會議,研究人員將在會上聽取他的論文和另一項關於澱粉的主要研究。由澳大利亞悉尼喬治全球健康研究所領導的“晶體與羥乙基澱粉試驗”(CHEST)研究調查了澳大利亞重症監護病房的 7000 人,比較了使用生理鹽水和使用與佩納研究中使用的澱粉不同的澱粉的效果。結果預計很快就會公佈。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重症監護醫生德里克·安格斯表示,結果將是具有啟發性的。“最重要的是,如果 CHEST 試驗的方向與《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一致,”他補充道。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首次發表於 2012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