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典型的女孩友誼場景:當你向你的室友抱怨子宮痙攣、經前綜合症或其他類似週期的不便時,你意識到她,這個不幸的女孩,也在來月經。你們短暫地分心,然後集體後退一步,驚歎於人類生物學的奇蹟,竟然讓你們的排卵週期同步了。
儘管月經同步被廣泛認為是女性生活中的事實,但許多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都懷疑這種月經同步的存在。近一半關於該主題的已發表論文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密切的同居會將月經週期拉近。更重要的是,那些確實發現這種效應的研究,一直受到對設計不良和幼稚的統計分析的嚴厲批評。
月經同步現象最早在 1971 年瑪莎·麥克林托克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得到證實。這位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在她本科期間住在全女生宿舍時觀察到,關係密切的朋友往往會在同一時間來月經。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傳播。
為了正式檢驗這個想法,她要求住在宿舍的 135 名女大學生回憶她們在整個學年中的三個時間點的月經開始日期。她發現,關係密切的朋友群體在 4 月(在當年晚些時候)的月經週期明顯比 10 月更接近:平均間隔時間從 6.4 天減少到 4.6 天。
這種現象被稱為“麥克林托克效應”,被廣泛認為是人類之間資訊素(影響行為和生理的無意識化學訊號)的第一個例子。
許多後來的研究人員繼續重現了麥克林托克最初在人、大鼠、倉鼠和黑猩猩身上的實驗結果。但是,也有一批研究沒有發現月經同步的證據開始增加。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的萊昂納德和阿隆·韋勒父子團隊對人類進行了最多的研究;他們在整個 1990 年代研究了大學宿舍室友、運動員、女同性戀夫婦、母親、姐妹、朋友,甚至辦公室同事。有時他們發現了同步的跡象,有時則沒有,沒有任何解釋。“答案並不明確,”老韋勒說。“在我們開始研究之前,這曾經是一種不言而喻的真理。但如果它存在,那也肯定不是普遍存在的。”
1992 年,現為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人類學榮譽退休教授的 H·克萊德·威爾遜重新分析了麥克林托克的第一個實驗,以及其他一些採用類似設計的研究。他發現,所有研究都誇大了研究開始時月經開始日期之間的差異。他寫道,糾正這種方法上的錯誤和其他錯誤,消除了麥克林托克原始結果的顯著性。
麥克林托克的前同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理學家和數學建模師傑弗裡·尚克在一項高度控制的齧齒動物資訊素研究中發現,他們提出的驅動同步的兩種資訊素模型(一種使排卵提前,另一種使其延遲)並不起作用。“這讓我非常失望,”他說。“我真的很希望這些模型能夠奏效。”
他說,所有研究中不可逾越的障礙是,女性的週期長度往往會持續不同。因此,她們永遠無法真正同步,只是在幾個月的時間裡隨著週期的發散和收斂,隨機地進出同步狀態。
去年,他在《人類本性》雜誌上與他人合著了一項研究,追蹤了 186 名在中國宿舍生活了一整年的女大學生,這是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月經同步研究。他沒有發現任何這種現象的證據,但發現了很多隨機重疊,如果透過較短的時間視窗觀察,可能會被視為同步。
然而,麥克林托克仍然堅定不移。她說,關注精確同步的狹隘定義錯失了更大的重點:女性的社會環境是否會影響排卵的時間,而不是月經本身,無論方向或模式如何。“我認為,女性之間的社會互動以及來自女性的身體化合物可以改變卵巢的功能,這一點毫無疑問,”她說。
麥克林托克指出她 1998 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該論文發現,暴露在浸泡了來自經歷月經週期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卵泡期和黃體期)的捐贈者腋下分泌物的棉墊中的女性,測試女性的月經週期長度會發生顯著改變。然而,尚克說,結果只依賴於統計顯著性的刀刃之上,可能是由於偶然因素造成的。
但是,由筱原和之領導的橫濱市立大學的一組日本研究人員也在一系列論文中發現,經歷月經週期這兩個階段的捐贈女性會釋放出一些化合物,當其他女性吸入這些化合物時,可以顯著影響後者黃體生成素 (LH) 脈衝的頻率,這有助於控制排卵時間和週期長度。
同樣,麥克林托克小組在 2004 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來自哺乳期婦女的氣味會改變無子女婦女的週期和黃體生成素激增的時間。
麥克林托克仍在積極研究該領域。她說,最重要的問題是探索社會對排卵影響的變異背後的潛在機制:為什麼有些女性沒有反應?為什麼月經週期的某些階段對外部刺激更敏感?
“我完全同意傑夫 [尚克] 的觀點。在 20 個週期內持續存在完全鎖定相位的週期是非常罕見的。但是,考慮到我對月經同步原因的瞭解,我預計它會很罕見,”她說。“因此,它很罕見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
但是,在更好地描述相關的資訊素及其生化受體途徑之前,目前的絕大多數證據表明,流行的月經同步概念更多的是大學城的傳說,而不是宿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