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只用了大腦的 10% 嗎?

溫哥華西蒙弗雷澤大學大腦行為實驗室的巴里·L·拜爾斯坦解釋道。

每當我走出象牙塔去進行關於大腦的公開講座時,最有可能在演講結束時被問到的問題是:“我們真的只用了大腦的 10% 嗎?” 當我說不是時,通常會看到的失望表情強烈地表明,10% 的神話是那些充滿希望的口號之一,它拒絕消亡僅僅因為它如果成真就太好了。我確信,如果我們能夠獲得巨大的腦力提升,我們都不會拒絕,而且一連串似乎永無止境的騙子計劃和裝置不斷被推銷,他們利用這個神話進行交易。媒體總是尋找“感覺良好”的故事,也在保持這個神話的流傳中發揮了作用。由著名的國家研究委員會組成的一個小組對自我提升產品進行了一項研究,名為《增強人類表現》,調查了各種“大腦增強劑”中不那麼牽強的產品,並得出了結論(唉!):在生活中取得進步時,沒有什麼可以可靠地替代實踐和努力工作。然而,這個不受歡迎的訊息並沒有勸退數百萬感到安慰的人,他們認為通往他們未實現夢想的捷徑在於他們只是還沒有找到挖掘這個巨大的、據稱未使用的腦儲備的秘密。

為什麼神經科學家會立即懷疑普通大腦中有 90% 處於永久休眠狀態?首先,很明顯,像我們所有其他器官一樣,大腦也是由自然選擇塑造的。腦組織在生長和運轉上都需要代謝支出,認為進化會允許在建造和維持這樣一個嚴重利用不足的器官上浪費資源是難以置信的。此外,臨床神經學的充分證據也加劇了懷疑。因意外或疾病而損失遠少於 90% 的大腦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更重要的是,觀察頭部損傷的影響表明,大腦中似乎沒有任何區域可以被中風、頭部外傷或其他方式破壞,而不會使患者留下某種功能缺陷。同樣,在神經外科手術中對大腦中的點進行電刺激,迄今未能發現任何透過施加微小電流而無法引出知覺、情緒或運動的休眠區域(這可以在區域性麻醉下對清醒的患者進行,因為大腦本身沒有疼痛感受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發表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過去一百年見證了用於聆聽大腦功能流量的日益複雜的技術的出現。行為神經科學的目標是記錄大腦活動中的電、化學和磁性變化,並將它們與特定的心理和行為現象聯絡起來。藉助腦電圖、腦磁圖、PET 掃描器和功能性 MRI 機器等儀器,研究人員已成功地將大量心理功能定位到大腦中的特定中心和系統。對於非人類動物,偶爾也對接受神經治療的人類患者,甚至可以將記錄探針插入大腦本身。儘管進行了詳細的偵察,但沒有出現任何等待新任務的安靜區域。

總而言之,以上表明,沒有大腦備胎等待安裝以服務於一個人的平均績點、職業晉升或追求治療癌症或創作偉大的美國小說。那麼,如果 10% 的神話如此難以置信,它是如何產生的?我試圖追蹤 10% 的神話的起源,但沒有發現任何確鑿的證據,但出現了一些誘人的線索(更多內容見以下參考文獻)。一條線索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美國先驅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除了大量的學術著作外,詹姆斯還是多產的通俗文章作家,為公眾提供建議。在這些勸誡作品中,詹姆斯喜歡說,普通人很少能實現他或她的一小部分潛力。我從未找到提到確切的百分比,詹姆斯總是談論一個人未開發的潛力,顯然從未將其與特定數量的灰質聯絡起來。然而,隨之而來的“積極思考”大師們並沒有那麼謹慎,逐漸地,“我們能力的 10%”演變成了“我們大腦的 10%”。毫無疑問,自助企業家的最大推動力來自著名的冒險家和記者洛厄爾·托馬斯將“大腦的 10%”的主張歸因於威廉·詹姆斯。托馬斯在 1936 年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自助書籍之一戴爾·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所寫的前言中這樣做了。從那以後,這個神話就再也沒有失去它的活力。

10% 神話無處不在的其他來源可能來自通俗作家對早期大腦研究人員的科學論文的誤解。例如,早期研究人員在(出於技術原因)將大腦半球的很大一部分稱為“沉默皮層”時,可能留下了錯誤的印象,認為現在被稱為“聯合皮層”的部分沒有功能。這與研究人員的意圖相去甚遠,但似乎這就是公眾所理解的。同樣,早期研究人員恰當地承認他們不知道大腦 90% 的功能可能助長了普遍的誤解,即剩下的部分什麼都沒做。

在我尋找 10% 神話的開創性言論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一種說法,即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經用這個神話來解釋他自己的才華——當然,愛因斯坦的巨大聲望使它從此變得不可動搖。然而,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檔案館的樂於助人的人們的仔細搜尋未能向我提供任何關於他做出此種宣告的記錄。因此,這可能仍然只是那些為了達到目的或賺錢而濫用愛因斯坦的名聲來推動他們自己事業的例子之一。

10% 的神話無疑激勵了許多人努力在生活中追求更大的創造力和生產力——這絕非壞事。它所產生的安慰、鼓勵和希望有助於解釋它的長壽。但是,就像許多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令人振奮的神話一樣,事實真相似乎是它最不重要的方面。

Beyerstein, B.L. (1987) The brain and consciousness: Implications for psi phenomena. The Skeptical Inquirer. Vol.12, No. 2: 163-173. Beyerstein, B.L. (1999) Whence cometh the myth that we only use ten percent of our brains? In, S. Della Sala (Ed.), Mind Myths: Exploring Everyday Mysteries of the Mind and Brain (pp. 1-24).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Druckman, D. and Swets, J., eds. (1988) Enhancing Human Performance: Issues,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