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過自助書籍嗎? 如果買過,你就和大多數美國人一樣。 僅在 2003 年,出版商就推出了 3,500 多種新的自助書籍,銷售額超過 6.5 億美元。 許多購買者無法或不願尋求心理治療,但斯克蘭頓大學的約翰·C·諾克羅斯和其他人的調查表明,80% 或更多的心理治療師也向他們的患者推薦此類書籍。 自助書籍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其目的?
自助書籍的作者經常做出誇大的承諾,這會引起人們的懷疑。 以安東尼·羅賓斯的一本暢銷書的書名為例:《喚醒內在的巨人:如何立即掌控你的精神、情感、身體和財務命運!》(自由出版社,1992 年)。 封套將羅賓斯描述為“公認的變革心理學專家”。 然而,他沒有任何正式的心理健康資格證書。 在其他地方,羅賓斯也提出了令人驚訝的主張,例如他可以在一次療程中治癒任何心理問題,讓某人在五分鐘內愛上你,甚至可以復活腦死亡的人。(如果他能對足夠多的人做到這一點,他可能會賣出更多的書。)
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心理學家作者也無法免俗地使用誇張的語言。 諮詢心理學家韋恩·戴爾寫了《當你相信時,你就會看到它:通往個人轉變之路》(哈珀平裝本,2001 年)。 封套承諾“透過信念,你可以讓你最不可能的夢想成真,將障礙變成機遇,擺脫內疚和內心動盪,並每天做你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你能做到,那真是太好了。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鑑於買家在這些材料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更不用說他們寄予的希望,令人驚訝的是,普通人對它們的有效性知之甚少。 此外,正如華盛頓大學的臨床心理學家傑拉爾德·M·羅森所指出的那樣,專業的心理組織在教育公眾瞭解自助的優點和缺點方面做得很少。 然而,一些研究人員已經對自助書籍的效果進行了資訊豐富的研究,或者他們稱之為“書目療法”。
通常,研究人員招募有特定問題(如抑鬱症、驚恐發作或肥胖症)的參與者。 他們在書目療法之前和之後對問題進行客觀測量,並將這些統計資料與未獲得書籍或任何其他治療的組(“對照組”)進行比較;干預期通常持續 4 到 12 周。 一些研究還將書目療法與面對面心理治療進行了比較。
結果通常表明,書目療法比不治療更能改善心理健康,並且通常與心理治療所獲得的效果相當。 然而,在您登入 Amazon.com 或匆忙前往書店之前,讓我們描述一下這項研究的侷限性。
樣本量小。 只有極小比例的自助書籍經過評估;更大的樣本量可能會顯示不同的效果。
輕微的問題。 許多研究都使用了患有相對較輕問題(如輕度公開演講恐懼症)的受試者,這些問題可能比嚴重問題更容易接受自助策略。
結果不一。 進步發生在某些人身上,但並非所有人,而且許多好轉的人仍然留下明顯的症狀。
研究條件帶來更大的成功。 研究志願者可能比購買同一本書的隨意書店或機場瀏覽者更有動力。 受試者可能特別受到鼓勵閱讀這本書,因為研究人員經常打電話來監控他們的進展。(相比之下,我們中的一位 [阿科維茨] 擁有一本名為《如何掌控你的時間和生活》的自助書籍已有 30 多年。他還沒有找到時間閱讀它。也許他應該參加其中一項研究。)
聯合治療。 一項評論發現,書目療法研究參與者平均每週也會與治療師會面 36 分鐘,這使得很難區分有多少積極效果歸因於心理治療與書目療法。
虛假的希望。 一些自助書籍可能無法兌現其誇大的承諾。 因此,讀者可能會將他們缺乏改變視為個人失敗,甚至將自己視為絕望的案例(“虛假希望綜合症”)。 當對自我改變的不合理期望未能實現時,人們會感到沮喪和沮喪,並可能放棄嘗試改變。
即使自助有效,它也可能不如心理治療有效。 最近,瑪麗莎·門喬拉與亞利桑那大學的同事阿科維茨和劉易斯堡學院的布萊恩·伯克一起審查了這種可能性。 與之前的評論相反,它僅包括與治療師或研究人員的接觸極少,且受試者患有嚴重問題(如重度抑鬱症或驚恐障礙)的研究。 總體而言,書目療法優於不治療,但心理治療仍然優於書目療法。 某些自助書籍可以成為個人改變的寶貴資源——特別是如果讀者遵循隨附框中的一些簡單提示。 然而,一句著名的拉丁語仍然適用:“Caveat emptor!” (“買者自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