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能讓我們更安全嗎?

新的研究表明,監獄在預防暴力犯罪方面的作用遠低於您可能認為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美國,平均每 90 秒就有一人被判處州立或聯邦監獄徒刑,每年總計近 42 萬人。美國的監禁率居世界首位。我們監禁罪犯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伸張正義和懲罰,但主要理由之一是為了公共安全。人們認為,將犯有罪行,特別是暴力犯罪的人關進監獄,可以使我們其他人更安全。

但是,所有這些監禁實際上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安全呢?我最近與同事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答案是非常少,尤其是在長期來看。

有充分的理由認為監獄可以預防犯罪。監禁的經歷可能會阻止某人將來犯罪,以避免再次入獄。監獄可能會提供改造機會,例如戒毒和酒精治療、教育或諮詢。而且,至少,被監禁的人無法在社群內犯罪,犯罪學家稱之為“剝奪能力”效應。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當今世界具有影響力的發現和想法的故事。


然而,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監獄實際上可能會增加犯罪。嚴酷的監獄環境可能會加劇精神健康問題,使人更容易產生攻擊性,或者使他們變得憤世嫉俗,不信任法律系統。監獄可能會使囚犯與可能幫助他們最終找到工作的朋友和家人隔絕。或者,囚犯可能會從其他囚犯那裡學習如何成為更優秀的罪犯。

為了研究監獄如何影響暴力犯罪,我們的研究比較了在社群中被判處緩刑監督的人和被判處監獄徒刑的人,使用了 2003 年至 2006 年間密歇根州所有被判犯有重罪的個人的資料。我們跟蹤他們到 2015 年,以追蹤暴力犯罪的定罪情況。

該研究的重點是犯下暴力犯罪且有資格判處監獄或緩刑的人。這些人通常被判犯有搶劫或襲擊等罪行(犯有強姦或謀殺等更嚴重暴力犯罪的人通常沒有資格獲得緩刑)。

然而,確定未來暴力犯罪的差異是否是監獄本身造成的,這具有挑戰性。那些被判處監獄徒刑的人,即使沒有被判處監獄徒刑,也可能比那些被判處緩刑的人更有可能在未來犯下暴力犯罪。

為了克服這一挑戰,該研究使用了刑事被告隨機分配給法官的做法,以模擬隨機實驗。即使在同一個縣法院內,不同的法官在量刑時也更嚴厲或更寬大。該研究比較了隨機分配給更嚴厲法官的被告與隨機分配給更寬大法官的被告。

研究發現,判處某人入獄對其獲釋後五年內被判犯有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沒有影響。這意味著,對於可能被判處緩刑的人來說,監獄對長期暴力行為沒有預防作用。

研究還發現,在短期內,即囚犯仍在獄中期間,存在預防性的“剝奪能力”效應,但這種效應小於我們通常認為的。為了防止一名先前被判犯有暴力罪行的人在其刑滿釋放後五年內再次犯下新的暴力罪行,需要監禁 16 名此類人員。

這些發現之所以重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監禁一個人每年花費數萬美元。監獄的短期和小規模預防效果意味著這些資金可以更好地用於其他暴力預防或公共安全策略。

其次,監獄的高昂成本以及對囚犯、其家庭和社群的負面附帶後果的擔憂,促使全國各州重新努力減少監禁。然而,儘管超過一半的監獄囚犯被判犯有暴力罪行,但大多數刑事司法改革都將有暴力犯罪史的人排除在外。這項研究的結果意味著,許多被判犯有搶劫和襲擊等罪行的人可以被判處緩刑而不是監獄,這對公共安全的影響很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