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會患雙相情感障礙嗎?

精神科醫生可能給太多兒童貼上這個標籤,但問題並沒有消失

想象一下一個名叫埃裡克的八歲男孩。他易怒,說話滔滔不絕。他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在學校表現很差。然而,他聲稱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之一,並將自己糟糕的學業表現歸咎於“可怕”的老師。有時他的情緒會突然從欣快變為抑鬱,然後又擺動回來。埃裡克的症狀符合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標準,其特徵是完全躁狂發作或較輕的形式,稱為輕躁狂。這些情緒通常與抑鬱期交替出現 [參見對頁的方框]。

直到大約 1980 年,大多數精神健康專業人士認為兒童不會患上雙相情感障礙。儘管仍有一些人持有這種觀點,但精神病學界的普遍看法在過去 30 年中發生了巨大轉變,在此期間,兒童疾病的診斷率急劇上升。在 2007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當時在馬德里格雷戈里奧·馬拉尼翁大學綜合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卡門·莫雷諾及其同事發現,1994 年至 2003 年間,19 歲以下患者的精神科就診次數中,被診斷為該疾病的次數增加了 40 倍。研究人員報告說,到 2003 年,這些年輕人因雙相情感障礙而就診的次數已從每 10 萬人 25 人增加到每 10 萬人 1,003 人,這一比率幾乎與成人一樣高。

這些資料引發了廣泛的擔憂,即這種情況被嚴重過度診斷,可能導致無效甚至有害的醫療治療的使用。在本專欄中,我們將討論關於兒童雙相情感障礙過度診斷的爭議以及最近為糾正這種情況所做的嘗試。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兩個躁狂症患者的故事

1980 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發布了其診斷聖經《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II)的第三版修訂版。該版本首次使用了術語“雙相情感障礙”來替代早期的術語“躁鬱症”。診斷要求完全躁狂發作持續至少一週,通常與持續至少兩週的重度抑鬱期交替出現。症狀必須嚴重到足以干擾社交或職業功能;對於兒童來說,後者指的是他們在學校的表現。

在許多專業人士看來,有些孩子過去和現在都符合這些標準。然而,在 1994 年,《DSM-IV》出版後,出現了一個新的雙相情感障礙類別。在本卷中,即今天使用的版本中,該疾病被細分為雙相 I 型(基本上等同於 DSM-III 版本的這種疾病)和雙相 II 型,後者的診斷標準較為寬鬆。如果患者患有輕躁狂(躁狂症的較輕形式),則可以診斷為雙相 II 型,其中躁狂發作可以更短(四天而不是一週),並且不會損害功能。這種較輕形式的疾病的納入使得更多的兒童(以及成人)有資格獲得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

兒童雙相情感障礙病例的急劇上升恰恰始於修訂版的 DSM 擺在精神科醫生的辦公桌上,這絕非巧合。許多批評家對該手冊放寬的標準提出了擔憂,認為這些標準將許多兒童錯誤地歸類為雙相 II 型,他們的症狀過於輕微,實際上不符合任何型別的雙相情感障礙的資格,或者他們患有完全不同的疾病。

錯誤的診斷,錯誤的治療

事實上,雙相 II 型與其他常見的兒童疾病有很大的重疊。例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ADHD) 和雙相情感障礙的特徵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躁動不安、活動量大和說話過多。雙相情感障礙也與品行障礙和對立違抗性障礙有相似之處,後者與反覆的破壞性行為有關。這種重疊可能導致誤診。

誤診的後果並非微不足道。利他林和阿德拉等興奮劑類藥物通常用於治療 ADHD,但不僅對雙相情感障礙無效,反而可能加重其症狀甚至引發躁狂發作。與此同時,這些藥物可能會產生體重減輕、失眠和緊張等副作用。另一方面,被誤診為雙相情感障礙的 ADHD 兒童通常會被處方一種或多種藥物,包括鋰、丙戊酸鈉或拉莫三嗪等抗驚厥藥,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阿立哌唑、奧氮平)。所有這些藥物對 ADHD 均無效,並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和不自主運動等副作用。當劑量過高時,可能會出現罕見但更嚴重的問題,例如癲癇發作(由鋰引起)。

情緒轉變

為了減少重疊和過度診斷的問題,將於 2013 年出版的 DSM-5 的作者提議增加一個名為破壞性心境失調障礙的類別 [參見 Ferris Jabr 的“重新定義精神疾病”;大眾科學 Mind,2012 年 5 月/6 月]。該疾病的症狀包括頻繁的脾氣暴躁發作以及長期易怒、憤怒或悲傷的情緒。這種增加可能會為許多兒童提供診斷歸宿,這些兒童將被排除在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之外,但確實表現出其某些症狀。醫生希望,透過更準確的診斷,兩個雙相情感障礙類別以及新類別中的兒童將獲得更適當、因此更好的治療。

儘管類別繁多,但一些兒童(例如,像埃裡克這樣的症狀)可以使用嚴格的標準正確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無論他們被貼上什麼標籤,表現出病態情緒波動的兒童都會經歷嚴重的痛苦,並且迫切需要適當的護理。

(延伸閱讀)

  • 關於兒童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和治療的爭議。E. Parens 和 J. Johnston 在 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和心理健康,第 4 卷,第 9 條,共 14 頁;2010 年 3 月 10 日。

  • 兒童雙相情感障礙,第一部分:它與經典雙相情感障礙有關嗎?J. Littrell 和 P. Lyons 在 兒童和青少年服務評論,第 32 卷,第 7 期,第 945–964 頁;2010 年 7 月。

哈爾·阿科維茨是亞利桑那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作者感謝洛瑞·馬裡諾對本文的慷慨幫助。

更多作者:哈爾·阿科維茨
SA Mind 第 23 卷第 3 期本文最初以“兒童會患雙相情感障礙嗎?”為標題發表在SA Mind 第 23 卷第 3 期(),第 66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712-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