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灼熱藥物真的會導致痴呆症嗎?

最近,我們討論了大腦與大小腸(又名腸道)之間的雙向聯絡。本週,精明心理學家艾倫·亨德里克森博士將繼續我們的腸道之旅,調查胃灼熱藥物與痴呆症之間的聯絡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我們的大小腸,統稱為腸道,不僅僅為我們的食物提供漫長而曲折的快樂旅程。正如我們在上週的節目中聽到的那樣,我們的腸道,加上居住在那裡的數萬億細菌,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健康,甚至個性。的確,當您聽到腸道的功能時,它聽起來更像是一位超級英雄,而不是一個內部器官:它的表面積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它分泌的酸足以灼傷您的皮膚!

當您患有酸反流(俗稱胃灼熱)時,您會感到那種灼燒感。我們都會在吃完油炸雞肉,淋上是拉差醬,再來一杯咖啡後感到灼燒,但如果反流變成慢性,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需要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或PPI。流行的例子包括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另一種,耐信,是2012年最暢銷的處方藥,銷售額接近60億美元。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最近的研究對PPI的副作用敲響了警鐘,最具體的是痴呆症的風險。最響亮的警告來自《美國醫學會雜誌神經病學》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包括近75,000名75歲及以上的人。在研究開始時,所有參與者都沒有痴呆症。但在平均5年過去後,近30,000人出現某種程度的認知能力下降,包括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人員發現,定期服用PPI藥物的人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比不服用PPI的人高44%。

»繼續在QuickAndDirtyTips.com上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