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物種:打擊海鮮欺詐行為引入DNA檢測

經濟實惠的基因測序和新的“DNA條形碼”資料庫有助於打擊將一種魚當作另一種魚出售的做法

油魚冒充白金槍魚。鮃魚充當越南鯰魚。昂貴的鱈魚幼苗被換成劣質的鱈魚。一旦魚被切成魚片並去皮,就很難區分,正如波士頓環球報的調查報告在檢測了183份魚樣品後發現,其中87份被錯誤標記。長期以來,這種欺詐行為一直困擾著海鮮行業,特別是對於紅鯛魚、野生鮭魚和大西洋鱈魚等受歡迎的物種,它們的錯誤標記率可能高達70%。但是,所有這些可疑的交易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在海鮮欺詐方面的檢查和執法力度經常受到批評,目前正在全國九個主要實驗室推廣新的DNA測序裝置,以努力遏制這種型別的替代行為。官員們表示,他們的目標是鱈魚、石斑魚、鯛魚、金槍魚和其他高價值物種(這些物種更有可能被替代),並且已經開始對從零售商和批發商處採集的樣本進行測序。

自2007年以來,FDA一直在研究這種基因識別技術——稱為DNA條形碼技術,當時來自中國的有毒河豚魚被標記為 monkfish(安康魚)進入美國,導致幾人生病。當時,海鮮檢測的標準方法是透過蛋白質分析(透過所謂的等電聚焦)。但是,如果魚樣品經過加工或烹飪,該技術就無效了。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與此同時,FDA開始與圭爾夫大學生命條形碼聯盟(BOL)專案的科學家合作,該專案正在編譯一個基因資料庫,使用DNA條形碼作為識別世界上所有物種的一種方式。這項工作的一部分包括對8200多種魚類的基因進行測序。儘管BOL專案規模龐大且仍在增長,但它並非旨在成為監管資料庫。

因此,FDA與史密森學會的分析生物學實驗室和魚類學部合作,建立了自己的資料庫,以確保結果在法庭上站得住腳。“任何人都可以將序列放入BOL,”FDA研究生物學家兼專案負責人喬納森·迪茲說。“大多數是好的,但也有少量猜測。我們需要有自己的資料庫。”

該機構著手驗證該方法並使其標準化,使其在每個FDA實驗室中都保持一致。在這一過程進行的同時,DNA測序裝置的成本大幅下降,從每臺機器約40萬美元降至15萬美元。根據迪茲的說法,FDA對魚樣品進行DNA條形碼測試的成本(不包括人工和耗材)僅為10美元。相比之下,海鮮汙染物(如多氯聯苯(PCBs)或多環芳烴(PAHs))的測試費用可能高達每樣品1000美元。

國家漁業協會(NFI)發言人加文·吉本斯表示,成本下降對於成功執行標籤規則至關重要。“如果我們達到每天有成百上千個樣品流入FDA實驗室的程度,[檢測和執法]可能會對欺詐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FDA的資料庫於11月1日上線,現在向公眾和外部實驗室開放。它包含來自250種常用魚類的DNA條形碼,每種魚類都由專家使用史密森學會儲存的標本作為參考進行鑑定。目前正在鑑定另外在菲律賓收集的400個標本;該機構還在開發一個甲殼類動物資料庫,涵蓋蝦、龍蝦和螃蟹等物種。迪茲表示,他預計該資料庫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擴大一倍。(成本下降如此之多,以至於迪茲表示,FDA也開始使用相同的技術來研究貼錯標籤的寵物食品和野生獵物肉類。)

分析僅需克級大小的魚樣品即可產生準確的讀數。透過DNA條形碼技術,魚可以是生的、冷凍的、蒸的,甚至油炸的。(迪茲說,罐頭魚的取樣比較棘手,因為溫度和壓力會分解DNA,使其更難獲得結果。)消費者將無法將自己的樣品送到FDA,但如果他們認為發生了欺詐行為,他們可以向該機構投訴,該機構可能會進行自己的調查。

與此同時,像ACGT, Inc.這樣的私營實驗室認為,海鮮DNA檢測是一個值得培養的商業 niche(細分市場),並且相信海鮮進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將會接受它,特別是當檢測成本可能低至每樣品幾美分時。“即使FDA加大檢測力度,鑑於欺詐行為的普遍程度,它也無法監控整個行業,”ACGT業務發展總監愛德華·迪爾說。“這是人們有興趣付費的東西嗎?我們會發現的。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貼錯標籤會影響他們的利潤,消費者也注意到正在進行檢測。很快,他們就會要求這樣做。”

迪爾說,自ACGT在2011年初推出海鮮檢測以來,他的公司發現平均有20%到25%的海鮮樣品被欺詐性地標記為更高價值的魚類。儘管沒有關於海鮮欺詐行為發生或成本的官方資料,但NFI發言人加文·吉本斯估計,每年有數千萬美元。Oceana 的一份報告發現,僅在一年內,美國就銷售了至少450萬公斤冷凍鯰魚,冒充石斑魚或鰨魚,獲利6300萬美元,這只是一個例子。

然而,DNA條形碼技術並非萬無一失。雖然它可以區分大西洋鱈魚和太平洋鱈魚,但除非測試旨在尋找特定的遺傳標記,否則區分從喬治斯班克捕撈的鱈魚與從緬因灣捕撈的鱈魚並不容易。在測試密切相關的北方藍鰭金槍魚和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之間也可能發生同樣的問題,這兩種金槍魚都面臨著巨大的捕撈壓力和種群數量下降。區分野生捕撈或人工養殖的魚的能力很快就會變得複雜,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基因,儘管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區分它們。

但是檢測方法正在不斷改進,迪茲說,用於條形碼的行動式測序儀(這將允許檢查員在源頭驗證物種的標籤)並非天方夜譚。迪茲說,如果有必要的資金,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與此同時,消費者很快就會對當日捕獲的海鮮的身份更有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