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DNA的奈米技術系統可能正處於變得非常龐大和複雜的邊緣,即使它們並非立即對醫學或製造業有用。研究人員已將簡單的DNA鏈組合成迄今為止最精密的邏輯電路,創造者表示,這些電路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另一個研究小組已將DNA鏈轉變為一個基本的機器人系統,即一個包含數十個鰭狀臂的網格。
這兩個系統都僅僅依靠互補DNA序列的拉鍊式結合和解鏈來運作。在新電路的案例中,這些類似尼龍搭扣的操作執行邏輯運算,例如“如果A和C,則D”(稱為“與”門),這位於電子計算的核心。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代表A、C和D的不是固態電路中的電壓,而是不同DNA序列的高濃度。
一組所謂的邏輯閘執行每個操作。例如,在“與”運算中,一個門將由與鏈A'纏繞在一起的鏈B組成,鏈A'更傾向於鏈A而不是鏈B。當研究人員將A引入含有該門的試管中時,A'會用A交換B,使B自由漂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為了產生作為輸出的D,研究人員會將鏈C新增到試管中,以及第二個邏輯閘,該邏輯閘包含與另外兩個序列纏繞在一起的鏈D。其中一個序列會附著到B上,另一個序列會附著到C上,然後D會按預期自由漂浮。
加州理工學院的合成生物學家埃裡克·溫弗裡(Erik Winfree)說,新系統可以執行相對複雜的運算序列,因為它允許一個運算的輸出鏈(例如D)充當另一個邏輯運算的輸入,他的團隊設計了這項技術。研究人員成功地在五個級聯級別中組合了多達12個不同的門,儘管這個過程需要數小時,他們在12月8日的《科學》雜誌上報道。在隨刊的社論中,哈佛大學的系統生物學家沃爾特·豐塔納(Walter Fontana)稱這項演示“令人眼花繚亂”。
溫弗裡說:“進行復雜計算的能力依賴於構建[這些]網路的能力。我們已經打開了構建相當龐大和複雜系統的大門。” 其他DNA計算方法,例如玩井字遊戲的系統,依賴於由DNA或RNA酶製成的門,這些酶尚未被證明能夠像將自己的輸出轉化為輸入那樣有效。
溫弗裡說,組合如此多的門的關鍵部分是淨化噪聲輸入訊號。在電子電路中,整個範圍的電壓,例如0到0.5伏特,都將代表單個輸入。為了達到相同的效果,他的團隊設計的門充當閾值,吸收雜散鏈,直到它們達到預設濃度。其他門透過產生更多的給定鏈來放大正確但微弱的訊號。
溫弗裡說,這樣的系統可能有助於控制假設的基於DNA的奈米級物體制造方案。其中一種方案的前身可能在於同一期《科學》雜誌報道的簡單DNA機器人。該裝置由DNA片段的網格狀陣列組成,該陣列在規則的間隔處包含間隙。
紐約大學的納德里安·西曼(Nadrian Seeman)和丁寶全(Baoquan Ding)將專門設計的DNA盒插入這些間隙中,每個DNA盒都包含一個從盒上的固定點旋轉的鰭狀物。每個鰭狀物可以從陣列表面突出到兩個不同的方向之一,具體取決於新增到盒中的DNA輸入鏈。
目前,每個陣列總共約100個鰭狀物像擋風玻璃刮水器一樣一致地同步旋轉,但原則上,它們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並由特定的輸入鏈單獨控制,西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