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具代表性的動物之一隱藏著一個秘密。一項基因分析表明,長頸鹿不是一個物種,而是 4 個獨立的物種——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保護主義者保護這些動物的方式。
研究人員此前根據長頸鹿的毛色圖案和棲息地將其分為幾個亞種。然而,對它們基因的仔細檢查表明,長頸鹿實際上應該分為在野外不雜交的四個不同譜系,研究人員在 9 月 8 日的《當代生物學》上報告。此前的基因研究表明,存在很少雜交的獨立長頸鹿種群,但這是第一次檢測到物種級別的差異,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的遺傳學家、該研究的資深作者阿克塞爾·揚克說。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他說。他指出,長頸鹿是高度遷徙、分佈廣泛的動物,如果它們有意願,本應有很多機會在野外雜交:“百萬美元的問題是,過去是什麼將它們分開的?”揚克推測,河流或其他物理障礙使種群分離足夠長的時間,從而產生了新的物種。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反芻動物的反芻
該研究追蹤了 7 個特定基因序列的分佈情況(選擇這些基因是為了讓研究人員測量基因多樣性)——來自 190 只長頸鹿皮膚活檢的核 DNA。他們還查看了這些動物的線粒體 DNA。這些序列形成了四種不同的模式,強烈暗示了不同的物種。揚克說,這四個物種中的每一個都彼此不同,就像棕熊(Ursus arctos)與北極熊(Ursus maritimus)一樣。
研究人員建議用四個新名稱取代當前的物種名稱 Giraffa camelopardalis:南部長頸鹿(G. giraffa),主要分佈在南非、奈米比亞和波札那;馬賽長頸鹿(G. tippelskirchi),分佈在坦尚尼亞、肯亞和尚比亞;網紋長頸鹿(G. reticulata),主要分佈在肯亞、索馬利亞和衣索比亞南部;以及北部長頸鹿(G. camelopardalis),分佈在非洲中部和東部的零星地區。剩下的一個亞種是努比亞長頸鹿(G. camelopardalis camelopardalis),分佈在衣索比亞和南蘇丹。它是北部長頸鹿的一個獨特亞種。
“這項研究很有說服力,”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保護生物學家喬治·阿馬託說,他曾對非洲野生動物的遺傳學進行過廣泛研究。“我讚揚這項科學研究及其對我們理解非洲生物地理學的貢獻。”
揚克說,這些發現對保護工作具有明顯的意義:所有長頸鹿物種都必須受到保護,尤其要關注北部和網紋長頸鹿。這兩種物種的數量都少於 10,000 只。根據長頸鹿保護基金會的說法,長頸鹿的總數已從 1990 年代後期的 140,000 多隻減少到今天的 80,000 只以下,主要是因為棲息地喪失和狩獵。
尋找清晰
但將新發現應用於保護工作可能很困難。“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真正能夠充分認識到基因組學在保護工作中的力量,”加拿大彼得伯勒特倫特大學的遺傳學家亞倫·謝弗說。遺傳學可以發現新的物種,但這種知識應該如何指導動物保護的決策並不總是顯而易見的。
阿馬託注意到長頸鹿和非洲象之間存在明顯的相似之處,非洲象在 2010 年的一項研究提供遺傳證據表明,它們實際上是兩個物種之前,被歸類為一個物種: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和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這一發現增加了對森林象的額外保護的呼聲,森林象是兩者中較為稀有的。
然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對非洲象的評估將這些動物視為一個物種,原因是擔心將它們分成兩個物種會將森林象和草原象雜交種置於一種保護的邊緣地帶。
證據表明,許多美洲野牛(Bison bison)種群攜帶少量家牛 DNA,引發了人們對保護受汙染牛群是否值得的擔憂,因為它們並非完全野生的。阿馬託和其他生物學家認為,這些動物仍然值得保護。“它們是生態功能性的野牛,”阿馬託說。
他說,最新的研究是否會對長頸鹿保護產生任何影響仍有待觀察。最直接的影響可能體現在為繁殖目的而交易這些哺乳動物的動物園中: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不同的物種,動物園管理員應該更容易進行適當的配對。
早在以前就可能發現不同的長頸鹿物種,但這些動物在很大程度上被科學界忽視了。“長頸鹿在它們的棲息地相當普遍,它們也不是偷獵者的主要目標,”阿馬託說。“它們是一種標誌性的動物,但它們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年9月8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