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數一直在強勁增長。中國報告稱,1995年至2008年間研究人員數量增加了兩倍,目前仍在大幅增長;韓國在1995年至2006年間研究人員數量翻了一番,並持續上升。即使是美國和歐洲也取得了增長。美國的研究人員數量在1995年至2007年間增長了36%,歐洲在1995年至2010年間增長了65%。例外的是日本,其增長停滯不前,以及俄羅斯,其數量有所下降。然而,當談到多樣性時,我們所掌握的只是一些快照。以下是其中最好的。
種族和族裔: 大多數人口普查問卷都按國家或民族群體對人口進行分類。然而,各個國家之間的定義差異很大。(例如,南非使用了混血類別“有色人種”。)當資訊可用時,它通常是更廣泛的人口調查的一部分,而不是側重於科學和工程教育或就業的調查。少數幾個國家跟蹤少數族裔參與科學相關領域的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繼續推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性別: 這是在科學和工程教育及就業方面最常被引用的多樣性類別,原因很簡單,大多數國家都統計男性和女性(儘管不包括跨性別者)。平均而言,女性在 STEM 領域仍然代表性不足。有關更多資訊,請參閱下面頁面上關於授予男性和女性博士學位的圖表。
社會經濟背景: 英國皇家學會最近釋出的一份報告分析了英國科學和工程領域從業人員的資料,發現社會經濟背景與從事科學相關領域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個人的社會經濟背景越高,以父母的社會階層或父母的教育程度衡量,他們就越有可能從事科學工作。”這種聯絡“非常緊密,可以被描述為一種梯度,正如文獻中經常將社會經濟背景與兒童的教育成就之間的關係描述為一種梯度一樣。”
殘疾: 關於殘疾人士代表性的比較資料很難定義,因此難以在全球範圍內衡量和比較。更復雜的是,殘疾可能在出生時就存在,也可能在人生的任何階段獲得。無論殘疾何時獲得,與整個人口相比,殘疾人士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從業人員中的代表性仍然不足。
圖表:Jen Christiansen,研究:Amanda Hobbs
來源:《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女性、少數族裔和殘疾人士:2013》,美國國家科學與工程統計中心,國家科學基金會,2013年(美國人口統計資料、從業人員和殘疾狀況);《2011年人口普查:簡要人口普查》,南非統計局,2012年(南非人口統計資料);《南非國家研究與實驗發展調查:2011/12統計報告》,科學、技術和創新指標中心及人文科學研究委員會,2014年3月(南非從業人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研究所,《科學領域的女性》(性別);英國皇家學會,《引領道路:提高科學領域從業人員的多樣性:專案二:探索社會經濟背景對科學職業的影響》,TBR,2013年(社會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