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階段的訊號

一項研究發現,報告睡眠不安穩、白天感到疲倦以及服用睡眠藥物的人,在未來兩年內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作者:莫·科斯坦迪,來自《自然》雜誌

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根據本週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舉行的神經科學學會年度會議上公佈的研究結果,夜間睡眠紊亂可能預示著未來可能會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通常會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抱怨他們的睡眠模式發生變化。例如,在健康人中,白天小睡通常持續約20分鐘,但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小睡時間可能長達3小時。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達爾豪斯大學的神經生理學家羅克珊·斯特尼丘克和她的同事們希望確定這些變化發生的時間有多早,以及它們是否可以預測一個人未來患上該疾病的風險。

斯特尼丘克和她的同事分析了來自約14,600名健康人的資料,這些資料是作為歐洲健康、老齡化和退休調查 (SHARE) 的一部分收集的,這是一項對來自12個歐洲國家的50歲及以上人群的長期觀察研究。他們研究了各種睡眠質量的指標,並使用它們來生成“睡眠紊亂指數”。

研究人員發現,報告睡眠不安穩、白天感到疲倦以及服用睡眠藥物的參與者,在未來2年內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而且這些問題越嚴重,隨後出現的疾病症狀就越嚴重。

斯特尼丘克說:“白天嗜睡增加是最大的預測因素。”“似乎在任何疾病病理學出現之前,睡眠-覺醒週期的細微變化就已經發生了。”

早期標記
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徵是兩個標誌——由β-澱粉樣蛋白組成的不溶性斑塊沉積,這些斑塊積聚在神經細胞周圍的空間中,以及沉積在細胞內的稱為神經原纖維纏結的蛋白質聚集體。

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學家大衛·霍爾茨曼說,睡眠障礙可能是疾病發展過程中發生的大腦變化的早期標誌,或者它們可能導致疾病的進展。“要麼這種病理學在衰老過程中開始發生,要麼睡眠問題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學和疾病加速,”他補充道。

上個月,霍爾茨曼和他的同事報告說,在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模型中,睡眠-覺醒週期在β-澱粉樣蛋白斑塊形成後崩潰,消除這些斑塊會導致週期恢復正常,這表明斑塊的形成會導致睡眠障礙。但他補充說,要區分人類中的這兩種可能性,需要進行長期研究,以評估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生物標誌物如何在一生中發生變化。

斯特尼丘克目前正在調查睡眠模式的變化是否與控制晝夜節律並調節睡眠-覺醒週期的腦區視交叉上核的基因活動改變有關。

她強調,找到準確診斷該疾病並識別有患病風險的人的方法非常重要。“我們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並且隨著嬰兒潮一代達到典型的診斷年齡,未來10-15年可能會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大流行,”她說。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2年10月18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