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恐龍身上厚厚的盔甲似乎是為抵禦飢餓的捕食者而精心設計的。但是,一種新發現的裝甲恐龍的遺骸暗示,它尖刺的盔甲還有另一個作用:向潛在的配偶和競爭對手炫耀。
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古生物博物館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凱萊布·布朗說,一個儲存完好的1300公斤的裝甲恐龍(稱為Borealopelta markmitchelli)的化石上的尖刺,表現出與羚羊角和其他用於防禦和展示的結構相同的生長模式。“它們可能基本上是廣告牌,為這種動物做廣告,”布朗說。他計劃於8月26日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會年會上展示他的發現。1
化石通常不會揭示恐龍活著時脊柱的大小。裝甲恐龍覆蓋著骨板,但骨板上也覆蓋著一部分由角蛋白製成的更柔韌的組織。這種軟組織很少在化石記錄中儲存下來,這使得研究人員不確定這些角蛋白帽的大小和種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研究人員在2011年在加拿大發現第一個B. markmitchelli標本時,罕見地看到了這種軟組織,該標本生活在1.1億年前。儲存完好的化石使布朗能夠測量從動物的鼻子到臀部的角蛋白帽和骨板。他發現靠近尾巴的較平坦的骨板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角蛋白。但是,從動物的肩膀伸出的像獠牙一樣的尖刺上的角蛋白厚得多,佔尖刺長度的三分之一。粗大的角蛋白裝飾物也覆蓋了動物脖子上的骨刺。
沿著動物的身體,骨板越高,其角蛋白帽就越厚。布朗說,這種模式在角和鹿角中很常見,如今的動物使用它們來互相傳送訊號並抵禦攻擊者。
盔甲的吸引力
同樣有意義的是,B. markmitchelli最精美的裝飾位於其身體的前部,就像現代的角和鹿角一樣。兩個結節龍面對面時,都會看到令人矚目的盔甲。
這些細節加在一起表明,B. markmitchelli炫目尖刺的演變是由社交交流的需求驅動的。這些裝飾可能為潛在的敵人提供了警告,為潛在的性伴侶提供了誘惑——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托馬斯·霍爾茨說,恐龍盔甲在保護之外還有其他作用的說法是合理的。“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表明盔甲不僅僅是吸收傷害,”他說。
阿拉巴馬州傑克遜維爾州立大學的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家邁克爾·伯恩斯同意,B. markmitchelli告訴科學家們“令人難以置信的資訊”。他說,這種動物有助於揭示盔甲是如何被圖案化的,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是如何演變的,但是鑑於只有一個標本的資料,說這些尖刺在交配展示中起作用是一種猜測。
布朗同意他的想法不是確定的。他說,其他儲存完好的化石將有助於證實他的想法,儘管研究人員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幸運地找到與結節龍相匹配的東西。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7年8月26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