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MICHAEL SKREPNICK/由菲爾德博物館提供 |
霸王龍、迷惑龍和其他巨型恐龍吸引了大眾的想象力。但古生物學家通常關注較小的物種——尤其是在鳥類的起源方面,鳥類被認為是從小型掠食性恐龍進化而來的。研究人員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了這樣一個標本——一個先前未知的屬的雞大小恐龍的部分骨骼,這種恐龍在大約1.3億年前漫步於中國遼寧省。根據該報告,這種新奇的生物屬於 troodontid 恐龍家族,並表明某些類似鳥類的特徵出現的時間比科學家們 ранее 懷疑的要早得多。
被稱為中華龍鳥,這種新的化石來自與去年出土了羽毛恐龍的驚人完整遺骸的同一地區。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團隊成員彼得·馬克維奇基表示,中華龍鳥——與同樣古老的鳥類始祖鳥的近親——可能也長有羽毛,儘管在這個標本中沒有儲存下來。中華龍鳥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和最原始的 troodontid,它表現出幾個特徵——例如其體型小——這些特徵在後來的 troodontid 中沒有出現,但在馳龍科(鳥類的近親)和鳥類本身中卻出現了。研究人員說,隨著 troodontid 變得更大,它們最終失去了這些特徵。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馬克維奇基斷言:“這表明,朝著鳥類的主要結構修飾在進化過程中發生的時間比 ранее 認為的要早得多。”“此外,這些發現有助於徹底反駁那些認為鳥類不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古生物學家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