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早在 1961 年,遙遠國家的居民食用的作物混合物非常不同(藍色,下圖)。 到 1985 年,全球範圍內的差異已經縮小(橙色),到 2009 年,日常飲食變得更加同質化(品紅色)。 近 50 年來,食物差異縮小了 68%。 小麥等普遍的主食變得更加占主導地位,大豆、棕櫚和葵花籽等油料作物急劇增加(右下)。 熱帶農業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opical Agriculture)的科林·庫裡(Colin Khoury)表示,這種趨同是以許多次要作物為代價的。 人們正在消費更多用少量成分製成的加工食品,並且正在用油炸而不是蒸煮。 儘管某些地區需要由此產生的卡路里增加,但科學家表示,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臟病正在全球範圍內上升。 他們還擔心,如果一種作物因疾病或乾旱而歉收,食品價格可能會飆升,各大洲的供應可能會崩潰。
來源:“全球食品供應日益同質化及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作者:科林·K·庫裡等,載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第 111 卷,第 11 期;2014 年 3 月 18 日。圖表作者:Jen Christians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