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正在改變美國的教育,既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好的方面來自於教師們巧妙地鼓勵學生參與科學專案,透過親身經歷事件來學習歷史,並在網際網路上探索自己的想法。成千上萬精通網際網路的教師定期交流關於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的想法。
壞的方面以多種隱蔽的形式出現。
新技術的一種有害表現是營利性線上特許學校,有時被稱為虛擬學院。這些K-12學校大量招生,花費數百萬美元的納稅人資金用於廣告宣傳。他們通常為每位學生收取州政府的學費,這筆錢從當地公立學校的預算中扣除。他們聲稱提供定製化的、個性化的教育,但這僅僅是誇誇其談。他們的輟學率高、考試分數低、畢業率低。有些學校的年流失率高達50%。但是,只要虛擬學校不斷吸引新生,它們對所有者和投資者來說就非常有利可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技術的另一個可疑用途是給論文評分。培生和麥格勞-希爾等主要考試公司正在使用軟體來給書面考試答案評分。機器比教師評分更快,但它們無法評估事實陳述或富有想象力的語言運用。學生可能會寫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於1839年,機器也不會反對。學生們將學會按照機器喜歡的公式寫作,但代價是準確性、創造力和想象力。更糟糕的是,教師將放棄閱讀學生作文的重要工作,並且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瞭解甚少。這對教育質量來說是一種損失。坦率地說,這是線上評估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測試的工作從教師轉移到了遙遠的公司;上一輪州級測試中,多個州都出現了電腦故障。此外,學生入侵考試系統只是時間問題。
最令人擔憂的技術應用是收集和儲存每個公立學校學生的個人機密資料。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投入了近1億美元,建立了共享學習合作組織,現稱為inBloom,合作伙伴包括Wireless Generation(魯珀特·默多克新聞集團所有)和卡內基公司。它將從包括紐約州、佐治亞州、特拉華州、肯塔基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在內的多個學區和州收集學生資料(由於家長的反對,其中一些州正在重新考慮)。資料將儲存在亞馬遜管理的雲端。雲端將儲存學生的姓名、地址、成績、考試分數、殘疾狀況、出勤率、專案參與情況以及教師和學校不允許釋出的許多其他學生詳細資訊。
誰需要所有這些個人資訊,為什麼要共享這些資訊?倡導者表示,目標是為個別學生創造更好的產品。批評者認為,這些資訊將被給予或出售給供應商,他們將利用這些資訊向兒童及其家長推銷產品。沒有人知道資料是否安全;窺探者經常侵入資料庫和雲端。
直到最近,未經家長同意釋出學生個人資料都是被1974年聯邦法律《家庭教育權利和隱私法》(FERPA)禁止的。然而,在2011年,美國教育部修訂了FERPA法規,使這個資料專案合法化。電子隱私資訊中心(EPIC)已在聯邦法院起訴教育部,指控其淡化FERPA,並允許在未經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將學生資料釋出給第三方。
這裡有一個難題:教師將技術視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工具;企業家將其視為標準化教學、取代教師、賺錢和推銷新產品的方式。哪種願景將佔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