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像2011年日本福島那樣的核災難之後,急救人員需要快速大規模地測量輻射暴露量,並決定誰需要緊急治療。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放射腫瘤學家迪潘詹·喬杜裡說,現有的測試方法快速且準確,但它們依賴於複雜的實驗室、昂貴的機器和細緻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大量的放射藥物可用,”他補充道。“那麼我們如何決定誰來使用它們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喬杜裡和他的同事正在開發一種簡單的檢測方法,急救人員可以在現場部署,而無需太多專業知識或裝置。這項測試於三月份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描述,它可以檢測血液和其他體液中稱為微小核糖核酸 (miRNA) 的分子水平。同一批研究人員此前已經確定了某些 miRNA,其水平在暴露於輻射的小鼠體內會升高或降低。
喬杜裡團隊的成員發現,這種輻射特徵也存在於猴子身上(猴子是人類的最佳實驗室替代品)。他們的研究確定了七種 miRNA,它們在暴露於輻射的小鼠和獼猴體內都會波動。這些猴子接受了致命劑量的 5.8、6.5 或 7.2 格雷全身輻射,類似於福島工人吸入的水平(所有動物都接受了“致命”劑量,但只有一部分導致死亡)。這三種 miRNA——miR-133b、miR-215 和 miR-375——可以 100% 準確地指示獼猴是否接觸過輻射,而兩種 miRNA——miR-30a 和 miR-126——可以預測暴露是否致命。該特徵在暴露後 24 小時內出現,可以使用聚合酶鏈反應 (PCR)(一種常用技術)進行測量。喬杜裡說:“根據成分和複雜性,miRNA 測試應該比任何現有測試便宜得多。”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橡樹嶺科學與教育研究所輻射緊急援助中心/培訓站主任尼古拉斯·戴尼亞克說,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研究結果令人鼓舞,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然而,戴尼亞克懷疑該測試是否會優於輻射暴露的金標準指標:雙著絲粒染色體分析 (DCA),這需要技術專業知識和精確校準的裝置。“每次出現新的測試,並將其與 DCA 進行比較時,它通常都會失敗,”戴尼亞克說。
喬杜裡已經與有興趣建立快速輻射診斷試劑盒的公司進行了非正式會談。“當我們用小鼠做這個實驗時,人們說,‘我們已經在小鼠身上看到了很多東西,但在靈長類動物身上卻從未成功,’”喬杜裡說。“嗯,這似乎在靈長類動物身上取得了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