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體內壓力激素髮生改變

父母的創傷經歷可能會阻礙後代從創傷中恢復的能力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新的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經歷可能會對其未來子女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表觀遺傳學和創傷代際效應領域的研究員 Rachel Yehuda 及其同事長期以來一直研究大規模創傷倖存者及其後代。他們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與同齡人相比,壓力激素譜有所不同,這可能使他們更容易患上焦慮症。

Yehuda 在紐約州布朗克斯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和 James J. Peters 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中心的團隊以及其他研究人員此前已確定,與同齡的其他猶太成年人相比,大屠殺倖存者的迴圈壓力激素水平有所改變。倖存者的皮質醇水平較低,皮質醇是一種幫助身體在創傷後恢復正常的激素;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 的人皮質醇水平甚至更低。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倖存者為何產生較少的皮質醇,但 Yehuda 的團隊最近發現,倖存者體內分解皮質醇的酶水平也很低。這種適應是有道理的:降低酶活性可以使體內保持更多的遊離皮質醇,從而使肝臟和腎臟能夠最大限度地儲存葡萄糖和代謝燃料——這是對長期飢餓和其他威脅的最佳反應。倖存者在二戰期間年齡越小,成年後體內酶就越少。這一發現與許多其他人類表觀遺傳學研究的結果相呼應,這些研究表明,童年和青春期某些經歷的影響在個體中,甚至有時在幾代人之間都特別持久(右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著眼於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與他們的父母一樣,許多人皮質醇水平較低,尤其是當他們的母親患有 PTSD 時。然而,與他們的父母不同,他們體內分解皮質醇的酶水平高於正常水平。Yehuda 及其同事推測,這種適應發生在子宮內。這種酶通常在胎盤中以高水平存在,以保護胎兒免受母親迴圈皮質醇的影響。如果懷孕的倖存者胎盤中的酶水平較低,則更多的皮質醇可能會進入胎兒體內,從而導致胎兒發育出高水平的酶來保護自己。

Yehuda 解釋說,表觀遺傳變化通常用於在生物學上使後代為類似於父母的環境做好準備。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胎兒的需求似乎勝過了這個目標。由於皮質醇水平低,而分解皮質醇的酶水平高,許多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將難以在飢餓中生存下來。事實上,這種壓力激素譜可能會使他們更容易患上 PTSD(下圖,黃色);之前的研究確實表明,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更容易受到壓力的影響,並且更有可能出現 PTSD 的症狀。這些後代也可能面臨與年齡相關的代謝綜合徵的風險,包括肥胖、高血壓和胰島素抵抗,尤其是在富足的環境中。

然而,在我們對這種複雜壓力反應系統的表觀遺傳學研究中,現在判斷這些分子變化是否預示著任何現實世界的風險或益處還為時過早。“如果你希望一切都符合邏輯並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那現在還不可能,”Yehuda 說。“我們才剛剛開始瞭解這一點。”


父母的掙扎,孩子的風險

多項研究,其中許多研究使用了來自大量人群的長期醫療記錄,發現某些經歷會影響未來後代的健康風險。——Victoria Stern

Tori Rodriguez 是一位記者和心理治療師,居住在亞特蘭大。她的文章也曾發表在《大西洋月刊》、《女性健康》和《真實簡單》雜誌上。

更多作者:Tori Rodriguez
《大眾科學-心靈》第26卷第2期本文最初以“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體內壓力激素髮生改變”為題發表於SA Mind Vol. 26 No. 2 (), p. 10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315-10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