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康涅狄格州紐頓發生的悲劇,是由20歲的亞當·蘭扎製造的,這加劇了關於美國如何處理和記錄精神健康問題的討論。 官方尚未提供關於蘭扎的動機和精神狀態的資訊,許多人也理所當然地很快指出,將精神疾病等同於少數人的致命反社會行為是錯誤的。 然而,關於精神健康護理的討論應該考慮到新的資料,這些資料顯示,在過去二十年中,精神和行為障礙對美國和加拿大青少年健康相關生活質量下降的影響日益加劇,全球其他地區的情況也呈上升趨勢。
“傷殘壽命年 (YLD)”的估算被用作一個衡量標準,以衡量特定疾病在一定時期內對人群健康壽命的損害程度。 在2010年,與1990年一樣,抑鬱症仍然是YLD的第二大影響因素,全球4%的人口受其影響,僅排在影響了全球近10%人口的背痛之後。 在10至14歲的青少年中,全球範圍內最大的YLD影響因素是缺鐵。 1990年,哮喘曾是美國和加拿大該年齡段青少年YLD的最大影響因素,但週四發表於《柳葉刀》的研究顯示,這項研究由位於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 (IHME) 的研究人員主導,結果表明,在該群體中,抑鬱症在2010年超越哮喘,成為首要致殘原因。 在該群體中,“因殘疾而損失的壽命年數”總數從1990年的約14萬增加到2010年的近18萬,增幅達30%。 值得注意的是,相同年齡組的全球資料顯示,因抑鬱症導致的傷殘壽命損失年數從1990年的490萬增至2010年的550萬,增幅為13%,正如下方圖表所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訂閱,您將幫助我們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更多有影響力的報道,講述那些正在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創想。
仍然存在一個問題:數字的變化究竟反映的是患抑鬱症兒童的實際人數增加,還是診斷水平、記錄方式的改進,以及醫療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在精神健康認知上與1990年相比發生的轉變? Mohsen Naghavi 是該研究的作者,也是IHME的健康專家。他表示:“很有可能,某些地區與精神健康相關的疾病負擔增加是由於診斷水平的提高。同時,某些地區疾病負擔上升的幅度應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視,各地區精神健康問題負擔的極高程度也同樣值得關注。”
雖然抑鬱症是青少年YLDs的最主要原因,但在美國和加拿大所有年齡段人群中,焦慮症、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造成的疾病負擔分別排名第5、第10和第18位。 相比之下,在全球所有年齡段人群中,焦慮症、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的排名分別為第7、第16和第18位。 Naghavi 表示:“當您發現抑鬱症和焦慮症造成的傷殘壽命年數超過了慢性病、傳染病和大多數損傷時,那麼您就需要開始思考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借鑑我們在其他領域獲得的經驗,或創新新的工具。”
儘管在過去20年中,我們對精神障礙及其具體特徵有了深入瞭解,但在護理方面仍需加強工作。 Jurgen Unutzer 是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精神病學家和行為科學家,他並未參與這項研究。他表示:“在改善抑鬱症護理和減輕其疾病負擔方面,我們做得還不夠好,相比之下,我們在改善1990年評估中被認為重要的其他疾病的護理工作上,做得更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