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 The Conversation,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白宮顧問最近提出了一種關於“自然”群體免疫的方法,以此來減少對公共衛生措施以控制 SARS-CoV-2 大流行的需求,同時仍然保障人們的安全。這個想法總結在一個叫做《大巴靈頓宣言》的東西中,這是由美國經濟研究所(一個自由意志主義智庫)提出的一個提議。
這個提議背後的基本思想是,讓美國的低風險人群進行社交活動,並自然地感染冠狀病毒,而脆弱人群將保持社交距離並繼續居家隔離。這種策略的支持者聲稱,所謂的“自然群體免疫”將會出現,並在保護經濟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 SARS-CoV-2 的危害。
另一種獲得群體免疫的方法是透過大規模疫苗接種,正如我們對麻疹、天花,以及很大程度上對脊髓灰質炎所做的那樣。
當足夠大比例的個體對某種疾病產生免疫力時,人群就實現了群體免疫。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受感染的人不再能夠傳播疾病,疫情就會消退。
作為行為與社群健康科學教授,我敏銳地意識到,精神、社會和經濟健康對一個人的茁壯成長至關重要,而諸如社交距離之類的公共衛生措施對日常生活施加了嚴重的限制。但基於所有可用的研究和科學,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研究生院的領導層和我相信,這種基於感染的方法幾乎肯定會失敗。
放棄社交距離和口罩佩戴,重新開放餐館並允許大型聚會將導致醫院系統不堪重負和死亡率飆升。此外,根據最近的研究,這種魯莽的方法甚至不太可能產生群體免疫,而這正是這種計劃的全部意義所在。
相比之下,疫苗接種提供了一種更安全且可能更有效的方法。
通往群體免疫的不確定之路
群體免疫是限制致命疫情的有效方法,但這需要大量的人口具有免疫力。
群體免疫所需的人口比例取決於病毒的傳染性有多強。這由基本傳染數 R0來衡量,即一個傳染性人在易感人群中會感染多少人。對於 SARS-CoV-2,R0 在 2 到 3.2 之間。在那種傳染性水平下,需要 50% 到 67% 的人口透過暴露或疫苗接種產生免疫力才能控制疫情。
《大巴靈頓宣言》建議美國應該透過感染而不是疫苗接種來達到這個免疫閾值。
為了在美國達到 60% 的免疫力,大約需要 1.98 億人被感染、存活並對冠狀病毒產生抵抗力。感染對醫院護理的需求將是壓倒性的。根據世衛組織估計的 0.5% 感染死亡率,如果該國完全開放,那將意味著近一百萬的死亡人數。
《大巴靈頓宣言》的關鍵在於,你可以有效地將健康的感染者與高風險人群隔離開來。根據這個計劃,如果只有健康人暴露於病毒,那麼美國就可以獲得群體免疫,並避免大規模死亡。這聽起來可能很合理,但在現實世界中,對於這種特定的病毒,這樣的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並且忽略了對包括年輕人和老年人在內的脆弱人群的風險。
你無法完全隔離高風險人群
《大巴靈頓宣言》呼籲“允許死亡風險最低的人正常生活……同時保護那些風險最高的人。” 然而,健康人也可能生病,而且無症狀傳播、檢測不足和隔離脆弱人群的困難對基於風險的整潔劃分構成了嚴峻挑戰。
首先,該計劃錯誤地假設所有健康人都能在冠狀病毒感染中存活下來。雖然高風險群體情況更糟,但年輕的健康人也在死亡,並且面臨著疾病的長期問題。
其次,並非所有高風險人群都能自我隔離。在一些地區,高達22% 的人口患有兩種或多種慢性病,這使他們面臨患重症 COVID-19 的更高風險。他們可能與低風險群體的人同住,他們仍然必須購物、工作並進行其他生活必需的活動。高風險個體將與低風險群體接觸。
那麼,你能否簡單地保證與高風險群體互動的低風險人群未被感染?感染但未表現出症狀的人可能佔傳播的 30% 以上。這種無症狀傳播很難檢測到。
無症狀傳播因檢測質量的缺陷而加劇。目前可用的檢測相當不錯,但不能可靠地檢測出感染早期病毒濃度可能較低時的冠狀病毒。
因此,識別低風險人群的感染將是困難的。這些人可能會繼續感染高風險人群,因為不可能阻止他們之間的接觸。
瑞典群體免疫的失敗
如果不能嚴格隔離這兩個人群,年輕、健康人群中不受控制的傳播會給脆弱人群帶來嚴重的疾病和死亡風險。計算機模型和一個真實世界的實驗都證實了這些擔憂。
英國最近的一項建模工作評估了一系列寬鬆的抑制策略,結果表明沒有一種策略在實現群體免疫的同時,還能將病例數保持在醫院容量以下。這項研究估計,如果只有老年人實行社交距離,而其餘人口不實行,老年人的死亡率將增加四倍。
但流行病學家不必僅僅依靠計算機模型。瑞典嘗試了這種基於感染的群體免疫方法。結果並不好。瑞典的死亡率與義大利相當,並且大大高於其鄰國。儘管採取了這種冒險的方法,瑞典的經濟仍然遭受了損失,最重要的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瑞典人遠未達到獲得群體免疫所需的數量。截至 2020 年 8 月,只有大約7.1% 的該國人口感染了病毒,斯德哥爾摩的感染率最高,為 11.4%。這遠低於估計的實現冠狀病毒群體免疫所需的 50%-67%。
暴露與疫苗接種
還有一個最終的原因讓人懷疑基於感染的群體免疫的有效性:感染並從冠狀病毒中康復甚至可能不會產生持久的免疫力。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一份報告表明,“人們似乎在感染髮作後約 90 天開始容易再次感染。” 一些康復患者免疫力可能持續時間短,這肯定會給這樣的計劃帶來麻煩。當結合抗體流行率的最高估計值表明美國人口中感染人數不到 10% 這一事即時,通往基於感染的群體免疫之路將是漫長、危險且可能無法逾越的。
但還有另一種方法,一種以前就使用過的方法:大規模疫苗接種。疫苗誘導的群體免疫可以像它主要結束麻疹、根除天花和幾乎根除全球脊髓灰質炎一樣,結束這場大流行。疫苗有效。
在 SARS-CoV-2 大規模疫苗接種之前,社交距離和麵罩的使用,以及全面的病例發現、檢測、追蹤和隔離,是最安全的方法。這些經過實踐檢驗的公共衛生措施將使病毒傳播保持在足夠低的水平,以便人們能夠工作和上學,同時管理較小的疫情爆發。這不是恢復完全正常的生活,但這些方法可以平衡社會和經濟需求與健康。然後,一旦疫苗廣泛可用,國家就可以轉向群體免疫。
本文最初發表於 The Conversation。閱讀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