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止痛藥會引起劇烈瘙癢

一些止痛藥令人沮喪的副作用終於得到解釋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數百萬患者受益於嗎啡和可待因等阿片類藥物,但它們提供的止痛效果通常伴隨著劇烈瘙癢。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刺激非常嚴重,以至於患者會選擇減少止痛藥的用量。現在,10月14日出版的《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可能的解釋——這是創造不會讓患者在瘙癢和疼痛之間做出選擇的藥物的第一步。

直到最近,許多專家還認為阿片類藥物引起的瘙癢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它是與神經系統相互作用的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大腦有四種主要的阿片類藥物受體,每種型別都有許多結構變體,稱為亞型。大多數阿片類藥物是非特異性的,這意味著它們會與所有亞型結合。這會導致強大的止痛效果,儘管科學家們並不確切知道原因。

在新的研究中,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瘙癢研究員周峰陳領導的團隊表明,只有一種阿片受體亞型導致瘙癢——而且它與疼痛無關。經過培育,擁有較少特定受體的小鼠在給予阿片類藥物時不會抓撓自己,但它們確實表現出明顯的滑鼠止痛跡象,例如當研究人員輕彈它們的尾巴時,它們的畏縮反應減少了。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既然科學家們知道止痛和瘙癢可以分離,他們將嘗試使無瘙癢的阿片類藥物成為現實。

本文以印刷版標題《戰勝疼痛,擺脫瘙癢》發表。

Erica Westly 是一位居住在西雅圖的作家和記者。她的作品曾發表在《大眾科學》、《自然醫學》和《紐約時報》等媒體上。

更多作者:Erica Westly
SA Mind Vol 23 Issue 1本文最初以“戰勝疼痛,擺脫瘙癢”為標題發表在SA Mind 第 23 卷第 1 期 (), p. 10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312-10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