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採礦可能會驅逐海洋生物數月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即使是小規模的深海採礦作業也會對海洋生物產生重大影響,而就在此類採礦作業即將開始之際,卻沒有任何行業規則到位。

Close -up of a A 1.6-meter-long frilled shark

一條1.6米長的皺鰓鯊在日本沼津附近的海灣被漁民發現後,在水箱中游泳。皺鰓鯊通常生活在水深600米的水域。

氣候連線 | 即使是小型的深海採礦作業也可能對海洋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影響。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採礦區的海洋動物數量減少,而且即使在作業停止後一年內,它們仍然沒有恢復。

這項研究於週五發表在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上,提出了一個關於2020年日本在位於日本最大島嶼本州島海岸附近的拓洋-大吾海山上進行的採礦試驗的案例研究。該試驗是同類首個,旨在從海底提取富含鈷的結殼,這是一種電池製造中使用的關鍵礦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表示,該測試僅持續了約兩個小時,涉及一臺水下機器在海底移動。然而,即使是這種小規模的作業也迫使海洋動物逃離。

研究人員觀察到,魚類、蝦和水母等游泳動物在作業結束後不久就開始從採礦地點和周圍地區消失。一年後,這種減少仍然很明顯。在直接採礦區,游泳動物減少了43%,在周圍地區減少了56%。

另一方面,固著生物(即固定在一個地方的動物,如海綿和海葵)則保持相對穩定。

這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個驚喜。對其他型別的深海擾動(包括深海拖網捕撈以及石油和天然氣作業)的研究表明,固著動物尤其脆弱,有時需要數十年才能恢復。另一方面,游泳動物通常更具彈性。

這項新研究表明,採礦作業可能對深海動物構成不同型別的威脅。許多固著生物以從上層水柱漂流下來的有機物質為食。這些食物來源可能不太容易受到採礦作業的干擾。

但是,深海游泳動物傾向於從海底獲取食物,以海底的沉積物和有機物或以其他動物為食。採礦作業很容易用鑽屑或其他採礦副產品汙染這些食物來源。當一個地區的食物質量下降時,魚類往往會遷移到有更好選擇的新地區。

採礦還會攪動海底沉積物和其他物質羽流,包括重金屬和其他潛在有毒物質。這項新研究沒有觀察到採礦測試完成後出現異常高的有毒金屬含量,但研究人員指出,魚類對即使是小濃度也可能很敏感。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游泳動物“可能比科學家先前認為的更能指示採礦的影響”。

“無論如何,我們將需要更多資料,但這項研究突出了一個需要更多關注的領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日本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特拉維斯·沃什伯恩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將不得不更大規模地審視這個問題,因為這些結果表明深海採礦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

深海採礦目前是國際社會關注的主要焦點,並且爭議日益增加。

支持者認為,深海採礦是獲取製造電池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所需的關鍵礦物的必要途徑。這些礦物包括鈷、鎳、錳、銅和鋅等。目前,這些礦物大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陸地來源,並且往往與侵犯人權行為有關。

但是,批評者反駁說,深海採礦對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構成重大威脅。

目前,大多數興趣都集中在富含礦物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該地區是太平洋的一個區域,位於夏威夷和墨西哥之間,面積約200萬平方英里。那裡目前沒有采礦活動;一個名為國際海底管理局的政府間機構負責制定關於國際水域採礦作業的規則並批准採礦合同。

到目前為止,國際海底管理局已向各國和公司授予了 30 多份勘探合同,允許他們評估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的潛在採礦機會。但是,國際海底管理局尚未就深海採礦的行業規則達成一致,而且直到最近它根本沒有考慮採礦申請。

這種情況在 2021 年發生了變化,當時諾魯島國觸發了一項被稱為“兩年規則”的條約條款,該條款規定國際海底管理局必須在 24 個月內允許採礦開始,無論它是否在屆時制定了行業法規。

該截止日期已於 7 月 9 日到期,這意味著國際海底管理局現在有義務開始接受採礦申請。但它仍未最終確定行業規則,這引起了環保主義者的警惕。

國際海底管理局的談判代表本月正在舉行會議,試圖最終確定這些規則,但尚不清楚他們多久能夠達成協議。與此同時,理事會還必須考慮如果國際海底管理局在規則完成之前收到採礦申請該如何處理。

科學家、環保主義者和世界領導人已敦促保持謹慎。數百名海洋科學家和政策專家於 2021 年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暫停深海採礦。環保主義者、活動家和屬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成員國同年投票支援暫停深海採礦。

包括德國、法國和紐西蘭在內的國家也呼籲暫停深海採礦,直到科學家對深海採礦的環境影響進行更多研究。據報道,巴西成為最近加入合唱團的國家,在本月舉行的國際海底管理局談判中,要求至少暫停 10 年。

這項新研究是最新提出的對深海採礦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影響的擔憂。另一項研究於 5 月發表,警告說,富含礦物質的海洋區域也是數千種可能受到採礦作業影響的物種的家園。研究發現,富含礦物質的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是 5,000 多種獨特物種的家園,其中大多數對科學界來說是全新的。

“我們正處於一些可能獲得批准的最大規模的深海採礦作業的前夕,”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該研究的合著者阿德里安·格洛弗在該研究釋出時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必須與尋求開採這些資源的公司合作,以確保任何此類活動都以限制其對自然世界影響的方式進行。”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Chelsea Harvey covers climate science for Climatewire. She tracks the big questions being ask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lains what'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about global temperatures. Chelsea began writing about climate science in 2014.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Popular Science, Men's Journal and others.

More by Chelsea Harvey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