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末日!電影和文學作品中的末日景象

一些我們最喜歡的反烏托邦作品,展現人類社會面臨滅絕的場景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萬物終將消亡,但我們人類對必然的結局有著無盡的迷戀。我們的2010年9月特刊和我們的網路獨家內容探索了一些這樣的結局。當然,作家和電影製作人幾十年來一直在處理末日主題,有時用它們來突出犧牲、英雄主義和奉獻等情感方面,效果各不相同。

《大眾科學》的工作人員列出了一些電影和書籍,展示瞭如果人類文明因某種災難而短路會是什麼樣子。歡迎在評論區新增您自己的選擇。

1. 天文災難
三尖樹時代 (小說 1951)
一場美麗的流星雨給所有觀看的人帶來了普遍的失明,導致文明陷入混亂——導致了可以移動和攻擊人的生物工程植物的釋放。

路西法的鐵錘 (小說 1978)
一部由彗星撞擊地球引起的文明末日的編年史。

世界末日 (電影 1998)
美國宇航局派遣石油鑽井工人執行一項任務,炸燬一顆即將摧毀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的小行星。一個過分誇張的動作版本的《深度撞擊》。

深度撞擊 (電影 1998)
世界準備迎接一顆七英里寬的彗星的撞擊,它有可能導致大規模滅絕。一個情感細膩版本的《世界末日》。

太陽浩劫 (電影 2007)
太陽正在死亡,因此一支英雄的隊伍乘坐宇宙飛船運送一枚巨型炸彈來重新點燃太陽。

來自天空的死亡 (非小說 2008)
天文學家和部落格“糟糕的天文學”的作者菲爾·普萊特,提供了一份關於來自外太空可能危害的令人不寒而慄的編年史,這些危害可能會消滅地球上的生命,並解釋了其背後的科學原理。

一切都很重要! (小說 2009)
一個男人的一生都在知道地球上的生命將被一顆名為“世界毀滅者”的小行星摧毀的故事。

2012 (電影 2009)
從大規模太陽耀斑中釋放出的中微子融化了地球的核心,引發了一連串的災難性自然災害,倖存者們努力在少數方舟上避難。

2. 生物災難
地球永存 (小說 1949)
在人類被一種致命的空氣傳播疾病消滅後,一小群倖存者著手重建文明。

雷聲 ( 短篇故事 1952, 電影 2005)
一個時間旅行的獵人在一次前往侏羅紀時期的旅行中無意中壓死了一隻蝴蝶。它導致了一連串的“時間波”衝擊著當今的地球——以及其飽受摧殘的人類居民——並將現實扭曲到一條不同的進化道路上。想象一下狒狒恐龍圍攻您當地的加油站。

我是傳奇 (小說 1954, 電影 1964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 1971 (歐米茄人), 2007 (我是傳奇))
一個人對一場肆虐人類的病毒免疫。他努力開發一種治療方法來拯救感染者。

天外來菌 (小說 1969, 電影 1971, 電視迷你劇 2008)
一顆衛星返回地球,帶來了一種致命的微生物,它消滅了一個城鎮,除了一個嬰兒和一個老人。

末日逼近 (小說 1978)
一種致命的病毒從一個研究實驗室意外釋放,消滅了人類。這個故事記錄了倖存者之間發生的對抗。

十二猴子 (電影, 1995)
一次恐怖分子釋放病毒摧毀了文明,迫使剩下的人類轉入地下。科學家們將一名被定罪的重犯送回過去,作為阻止病毒釋放的一部分。

驚變28天 (電影 2002)
一隻攜帶致命病毒的黑猩猩從一個研究實驗室逃脫,感染了所有人,導致社會崩潰。這部電影聚焦於四個未感染的人以及他們為生存而進行的鬥爭。

火龍帝國 (電影 2002)
龍突然出現在地球上,消滅了所有擋路的人。地球各處的小群倖存者努力躲避龍併為自己的生命而戰。

3. 地球物理災難
超世紀綠色食品 (電影 1973)
地球已經顯著變暖並且人口過剩。食物稀缺;人類靠食用一種叫做“索倫特綠”的加工食品來維持生存,其中含有一種可怕的秘密成分。

未來水世界 (電影 1995)
極地冰蓋已經融化,導致文明沉入水下。小群倖存者在水面上漂流,尋找陸地。

地心末日 (電影 2003)
地球的核心停止旋轉,其磁場消失。一支英雄的隊伍必須前往地球中心並引爆核彈,以重新啟動核心並拯救人類。

後天 (電影 2004)
一系列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嚴重天氣事件引發了一場毀滅性的冰河時代,促使倖存者逃往較溫暖的緯度地區。

機器人總動員 (電影 2008)
一個垃圾收集機器人開始清理一個被人類遺棄的、破敗不堪的地球。

4. 戰爭
世界、肉體和魔鬼 (電影 1959)
一名男子從一個把他困住數天的塌方礦井中出來,發現一個被核戰爭摧毀的荒涼世界。

海灘 ( 小說 1957, 電影 1959 和 電視電影 2000)
一場核戰爭世界大戰摧毀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除了澳大利亞的一小群倖存者。這個故事講述了這些普通人的生活,因為即將到來的放射性雲接近他們的避難所,帶來必死的命運。

萊博維茨的讚歌 (小說 1959)
故事發生在天主教修道院,講述了在一場毀滅性的核戰爭後重建社會的故事。

人猿星球 (小說 1963, 電影 1968)
宇航員墜毀在一個遙遠的星球上,那裡居住著一群對人類懷有敵意的會走路、會說話的猿人。 1968 年電影的續集包括 失陷猩球逃離猩球.

停止人猿星球,我要下車! (音樂劇 1996 出自《辛普森一家》)
我討厭我看到的每一隻猿,從黑猩猩到黑猩猩……

男孩與狗 (短篇故事 1969, 電影 1974)
一個年輕男子和他的心靈感應狗在被核戰爭摧毀的荒涼世界中游蕩。

瘋狂的麥克斯 (電影 1979)
故事發生在後世界末日澳大利亞的荒原,講述了一個復仇的警察和他與一個暴力摩托車團伙的衝突的故事。續集:衝鋒飛車隊 (1981) 和 瘋狂的麥克斯3 (1985)。

浩劫後 (電影 1983)
關於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核戰爭所造成的破壞的虛構敘述。

遺囑 (電影 1983)
這部電影記錄了一個加利福尼亞州小鎮的人們在核爆炸摧毀文明後的生活。

線 (電視劇 1984)
以紀錄片形式展現了英國北部發生核戰爭後在醫療、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造成的後果。

郵差 (小說 1985, 電影 1997)
一場戰爭摧毀了地球,一群人,由一個穿著郵政制服的陌生人帶領,努力生存。

艾利之書 (電影 2010)
在毀滅性的世界大戰三十年後,一個名叫艾利的男子徒步前往美國西海岸,將僅存的聖經副本送到安全的地方。

5. 機器驅動的接管
洛根的逃亡 (小說 1967, 電影 1976)
在未來社會中,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一臺超級計算機的控制,並且為了保持人口和地球資源的平衡,不允許任何人活過 21 歲。

終結者(電影 1984)
在後末日時代的未來,智慧機器制定了消滅剩餘人類的計劃。這部電影催生了幾部續集、一部電視劇以及在加利福尼亞州兩次州長選舉的勝利。

駭客帝國(電影 1999)
機器透過將人類的思想困在20世紀末的模擬世界中來獲取能量。續集:《駭客帝國2:重灌上陣》和《駭客帝國3:矩陣革命6. 未指明的災難
末日危途(小說 2006,電影 2009)
一場未知的災難將地球變成灰燼和瓦礫後,一對父子努力求生。他們必須避開食人族,並從廢棄的房屋和商店中搜尋食物。

沒有我們的世界(紀實文學 2007)
這個引人入勝的思想實驗設想了如果人類突然消失,地球會如何反應。

7. 收集的災難
末日科學:大規模毀滅的科學(非小說 2010)
潛在的末日威脅背後的科學,例如氣候變化、核爆炸、生物危害和大型強子對撞機。

它是如何結束的:從你到宇宙(非小說 2010)
對宇宙中一切事物最終將如何結束的科學解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