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當你去世時製作的面具可以儲存你的面容數百萬年。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我們星球上已知最古老的一些動物所發生的事情。古生物學家說,這些軟體生物被包裹在由黃鐵礦(“愚人金”)製成的“死亡面具”中,避免了腐爛和分解,從而得以進入化石記錄。
已知這些生物在大約 5.75 億至 5.41 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時期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它們看起來像外星生物:其中一種,金伯利蟲,像一個戴著襪帶的鱷梨;另一種,狄更遜水母,可以被認為是煎餅和蚯蚓的雜交體。這個群體在進化樹上的位置仍然是個謎——並非所有成員都是動物,但有些是,而且這些物種很可能包括所有後續動物生命的祖先或近親。另一個長期存在的謎團是埃迪卡拉生物群最初是如何變成化石的,因為大多數生物群被認為是軟體生物。這種軟乎乎的生物很容易被立即吞食或腐爛,因此它們死後很少會變成化石。
為了研究這些問題,由範德比爾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勃蘭特·吉布森領導的團隊對海葵和軟體動物(現代動物,其身體被認為與埃迪卡拉生物群最相似)實施了安樂死。他們將屍體放入海水缸中,以模擬古代海洋的化學成分,並觀察到富含鐵的黃鐵礦在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內沉積在屍體周圍。《古生物學》雜誌五月發表的這項研究是首次在實驗室觀察到這些死亡面具的形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裹屍布並沒有完全阻止腐爛。例如,海葵觸手“迅速消失”,吉布森指出。這一結果表明,埃迪卡拉化石可能不是原始生物的完整影像。填補這些資訊可能對於理解這些奇異生物如何融入生命之樹至關重要。
劍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亞歷克斯·劉(Alex Liu)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這項研究“增加了一個日益增長的認識,即埃迪卡拉紀並非幾十年來一直被描繪成‘神秘’的時期……而且其中的問題是可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