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致死:太空岩石威脅的圖文詳解

我們未知的事物可能會傷害我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圖文和研究:保羅·喬達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研究人員已經識別出超過 2300 顆小行星和彗星,它們體積足夠大,足以對地球造成相當大的破壞,並且有可能撞擊我們。這些“潛在危險天體”在平面圖上看起來很可怕,但由於它們在三維軌道中執行,因此與地球相交所需的完美時機使得碰撞的可能性很小。所示的符號大小也具有欺騙性;每個天體都比地球小數千倍。

儘管如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仍然感到擔憂。科學家估計,他們發現的射彈還不到 1%。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計劃辦公室經理唐納德·K·約曼斯說:“我們正在快速發現它們,但數量非常龐大。”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個顧問小組表示,在 10 年內每年花費 2.5 億至 3 億美元,該航天機構就可以清點這些天體,並開發和測試可以改變令人擔憂的小行星軌跡的技術。一種選擇是:用大型航天器撞擊它,使其偏離軌道。——馬克·費舍蒂

馬克·費舍蒂《大眾科學》擔任高階編輯已有 17 年,報道了可持續發展問題,包括氣候、天氣、環境、能源、食品、水、生物多樣性、人口等等。他負責委派和編輯記者和科學家的專題文章、評論和新聞,並以這些形式進行寫作。他編輯“歷史”專欄,該雜誌的部門回顧了貫穿整個時代的科學進步。他是兩本衍生雜誌的創始執行主編:《大眾科學·思維》《大眾科學·地球 3.0》。他 2001 年為該雜誌撰寫的自由撰稿文章《淹沒新奧爾良》預測了像卡特里娜颶風這樣的風暴將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廣泛災難。他的影片你死後身體會發生什麼?在 YouTube 上的觀看次數已超過 1200 萬次。費舍蒂曾為《紐約時報》、《體育畫報》、《史密森尼雜誌》、《技術評論》、《快公司》和許多其他刊物撰寫自由撰稿文章。他與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合著了《編織網路》一書,講述了全球資訊網的真實建立故事。他還與微生物學家埃莉諾·列維合著了《新型致命疾病》。費舍蒂曾任《IEEE Spectrum Magazine》《Family Business Magazine》的執行主編。他擁有物理學學位,並兩次擔任路易斯安那州百年學院的阿塔韋公民文化研究員,該學院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2021 年,他獲得了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的羅伯特·C·考恩科學新聞持續成就獎,該獎項旨在表彰其在地球和空間科學領域傑出的報道生涯。他曾出現在 NBC 的《與媒體見面》、CNN、歷史頻道、NPR 新聞和許多新聞廣播電臺。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費舍蒂 @markfischetti

更多作者:馬克·費舍蒂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04 Issue 3本文最初以標題“小行星撞擊致死:太空岩石威脅的圖文詳解”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第 304 卷第 3 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2011-omc872Q5vwTxAisF3WJr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