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颱風重創中國,此前曾破壞臺灣

熱帶氣旋蘇迪羅可能是未來超級颱風的預演

颱風蘇迪羅是今年最強風暴,襲擊了臺灣和中國沿海地區。

圖片由 NASA 提供。

香港——一場強力颱風本週末襲擊中國,造成十幾人死亡,並迫使數十萬人撤離。

據中國氣象局稱,颱風蘇迪羅(以一位傳說中的波納佩酋長命名)於週六晚些時候在中國東海岸福建省莆田市登陸,最大持續風速為 86 英里/小時。

中國氣象局表示,該颱風是西太平洋版的颶風,在向內陸移動時減弱為熱帶風暴。但儘管如此,預計它仍將帶來強風和暴雨,在未來幾天內繼續對中國東部構成威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週六,颱風蘇迪羅首先在清晨襲擊臺灣,然後穿過臺灣海峽到達中國東海岸。中國東部省份是該國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在福建省,當地電視新聞報道稱,颱風將樹木連根拔起,廣告牌被撕裂,許多地區變成廢墟,房屋被毀,電線杆倒塌,道路無法通行。據國營新華社報道,大風導致超過 141 萬戶家庭斷電。

在中國東海岸,觀測到高達 9 米(大約相當於三層樓的高度)的巨浪,迫使 6 萬多艘船隻躲避風暴。

強風和暴雨襲擊了福州市,導致超過 1 萬棵樹木散落在城市各處,車輛被困在洪水中。當地創下了單日降雨量的新紀錄。

該地區數百架航班被取消。數千名警察和士兵被派去援助受災民眾。至少有 32 萬人被轉移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在鄰近的浙江省,超過 16 萬人被疏散。

雖然中國政府尚未公佈損失情況,但損失很可能很高。上個月,兩場強力颱風襲擊了中國東部,在一些地區造成了創紀錄的洪水,並引發了大範圍的山體滑坡。氣象學家表示,颱風蘇迪羅造成的持續降雨可能會使情況惡化。

官方支援的中國新聞社報道稱,一個名為水頭的小鎮部分被高達 4.3 米的洪水淹沒。該省至少有 9 人死亡。

颱風蘇迪羅在臺灣和中國沿海地區移動的動畫。
圖片來源:NASA

臺灣的損失
臺灣內政部今天表示,在臺灣,颱風蘇迪羅造成 8 人死亡,4 人失蹤,420 人受傷。遇難者中包括一名 8 歲女孩和她的母親,她們被巨浪捲走。

颱風摧毀了價值超過 3100 萬美元的農產品和基礎設施,並造成臺灣歷史上最嚴重的停電。當地公用事業公司臺灣電力公司指出,在風暴期間,島上曾有超過 400 萬個家庭斷電。

香港週六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氣溫高達 37.8 攝氏度(100.04 華氏度)。

蘇迪羅還襲擊了西太平洋的塞班島,導致居民斷電斷水。

更強的風暴向兩極移動
蘇迪羅週六在臺灣登陸時,是風速為 125 英里/小時的 3 級颱風。就在幾天前,在其成熟高峰期,它曾是今年北半球有記錄以來最強的風暴。它達到了 5 級狀態,風速遠高於“超級颱風”的 150 英里/小時閾值。

蘇迪羅是今年該地區的第二場重大風暴;3 月,5 級氣旋“帕姆”襲擊了南太平洋國家萬那杜,影響了約 3 萬人,並擾亂了該國的農業經濟(氣候電訊,3 月 23 日)。

2013 年,超級颱風“海燕”重創菲律賓,影響了 900 萬人(氣候電訊,2013 年 11 月 12 日)。

這些風暴可能會造成熱帶風暴已經變得更加強烈的印象,但這並沒有科學依據。科學家們尚未發現西太平洋地區風暴的強度有所增加。

這部分是由於缺乏資料。該地區風暴的全面記錄直到 1970 年代各國發射衛星後才存在。三十年的時間太短,不足以確定颱風等自然現象行為的變化。

威斯康星大學的大氣科學家吉姆·科辛發現,熱帶風暴強度最大的緯度正在向極地方向移動。這意味著,那些位於熱帶邊緣的人們正在經歷比以前更強烈的風暴(氣候電訊,2014 年 5 月 15 日)。

其他研究表明,大西洋盆地的颶風可能正在加強,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的研究氣象學家湯姆·克努森表示,這是否是由於氣候變化尚不清楚。

“我們不確定這些變化的原因,”他說。

未來風暴數量減少,但更致命
雖然很難揭示當今風暴行為的變化,但科學家們可以預測在變暖的世界中未來風暴的性質。

氣候模型表明,到 2100 年,風暴的發生頻率可能比現在減少 16%。(“可能”意味著模型預測有 67% 的可能性是正確的。)

發生的風暴將更具致命性。它們的強度可能會增加 4%。研究表明,4 級和 5 級風暴的發生頻率可能會分別增加 24% 和 59%。

墨爾本大學的熱帶氣象學家凱文·沃爾什表示,風暴將帶來 20% 的降雨量增加。

它們的狂暴將使它們更接近超級颱風。

日本名古屋大學的氣候科學家津木和久表示,未來的颱風是“東亞的一個大問題”。“從防災的角度來看,超級颱風是最大的威脅。”

需要更好的減災策略
科學家們現在正在改進他們的全球氣候模型,以獲得更好的區域預測。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克努森和他的同事們已經進行了一些這樣的模擬,他們發現,蘇迪羅襲擊的西北太平洋地區未來將出現更少的颱風。

他們發現,發生的風暴更可能是 4 級或 5 級風暴。

這與津木的研究結果非常吻合。這位日本氣候學家使用了一個 12 英里解析度的模型來找出 2100 年風暴的強度。

他發現,東亞周圍最強烈的風暴的風速將達到 190 至 201 英里/小時。這些速度將使它們成為經濟災難,這取決於它們襲擊的地點。

“要預防或減輕強颱風造成的災害非常困難,”他說。“由於氣候變化正在迅速發生,我們應該採取行動,為防災制定新的策略。”

蓋亞特里·瓦伊迪亞納坦在華盛頓特區報道。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