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疫情

儘管H1N1的危害性不大,但流感病毒仍然可能導致數百萬人喪生並造成經濟浩劫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H1N1病毒的大流行衝擊力小於最初的擔憂,但它揭示了關於我們應對更致命病原體的準備情況(或缺乏準備)的一些殘酷真相。 儘管自1918年流感大流行以來醫學取得了巨大進步,但一種新型的、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仍然可能摧毀人口,並顛覆全球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法律結構。

喬治城大學全球衛生法教授勞倫斯·O·戈斯丁說,一種新的毒株——無論是流感病毒還是任何其他病毒——都可能導致數百萬人死亡,甚至包括那些看起來正值壯年的人。此外,許多國家可能會關閉邊境,這一行動將伴隨著對個人的歧視和政府之間的相互指責。國際貿易和商業將會下降,這將產生“巨大的 финансовые последствия”,戈斯丁估計全球GDP將下降3%至5%(相當於損失1.8萬億美元至3萬億美元)。他指出,這種不穩定和傳染的迴圈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因為疾病的後續浪潮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到來。

在病毒威脅剛剛顯現的情況下,政策制定者和其他人將不得不在資訊不完善和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艱難的決定。當政府試圖控制疫情蔓延時,基本人權可能會面臨挑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如果傳染病來自人為的作惡者,社會動盪很可能會更糟。“發病率和死亡率的負擔會降低,”戈斯丁評論道,“但當它是人為製造的時候,人們會擔心最壞的情況。它在社會和經濟上的破壞性非常大——比自然災害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