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麻疹併發症比醫生認為的更常見

這種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涉及大腦炎症

2007年,柬埔寨兒童正在接種麻疹疫苗。

僅用於說明目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新奧爾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麻疹的一種致命併發症,可能在感染病毒多年後發生,比研究人員 ранее 認為的更為常見。

這種併發症被稱為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SSPE),是一種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涉及大腦炎症。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資料,SSPE 患者在確診後平均會在一到兩年內死亡。有些人可能會活得更長,但這種情況始終是致命的。

此前的研究人員認為,麻疹後 SSPE 的風險為十萬分之一,根據這項研究。但新的分析表明,5 歲之前感染麻疹的兒童患 SSPE 的機率為 1/1387,1 歲之前感染麻疹的兒童患病機率為 1/609。[地球上 9 種最致命的病毒]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 1998 年至 2015 年間加利福尼亞州發生的所有 SSPE 病例,確定了 17 例病例。研究人員發現,兒童被診斷出患有 SSPE 的平均年齡為 12 歲。然而,有些兒童在 3 歲時就被診斷出來,另一些則在 35 歲時被診斷出來。

某人感染麻疹時,身體通常會在大約 14 天內清除病毒。然而,在極少數情況下,病毒會擴散到大腦但處於休眠狀態。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病毒會再次活躍,但如果病毒再次活躍,就會導致 SSPE。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衛·格芬醫學院兒科特聘研究教授詹姆斯·切裡博士在今天(10 月 28 日)在 IDWeek 2016 新聞釋出會上表示,SSPE 被認為會經歷三個階段,IDWeek 2016 是幾個關注傳染病的組織的會議。

切裡說,在第一階段,SSPE 患者的行為可能會略有不同。切裡說,如果患者是學齡兒童,他或她的表現可能不如以前,或者可能表現出攻擊性。他補充說,行為變化可能很微妙。

切裡說,在 SSPE 的第二階段,患者會出現癲癇發作。切裡說,這些癲癇發作最初可能很輕微;例如,一個人可能會昏倒,但實際上他或她正在癲癇發作。他說,隨著疾病的進展,癲癇發作變得更加頻繁和明顯。

切裡說,在最後階段,癲癇發作持續不斷,患者最終會陷入昏迷。

切裡說,在新研究中確定的 17 例 SSPE 患者中,有 16 人已經死亡,1 人正在接受臨終關懷。

切裡說,新的發現“真的很可怕”。

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加里·馬歇爾博士說,研究結果也突顯了接種麻疹疫苗的必要性,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我們正在談論兒童完全可以預防的死亡原因,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他說。

事實上,馬歇爾說,麻疹疫苗是預防此類感染的唯一可靠方法。

然而,由於麻疹疫苗的第一劑要到兒童 12 至 15 個月大時才接種,因此 1 歲以下的兒童容易感染該疾病。

切裡說,為了保護這些兒童以及因醫療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人,其他所有人都需要接種疫苗。他說,這將產生群體免疫力。

馬歇爾在新聞釋出會上說,群體免疫力是保護嬰兒的原因。但他補充說,群體免疫力有一個閾值。他說,如果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低於一定比例,群體免疫力將不再生效。

新的研究結果尚未在同行評審期刊上發表。

版權所有 2016 年 LiveScience,Purch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