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骨復生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屍骨可以替代受傷或病變的骨骼,但高達三分之一的移植骨骼會失敗,因為它們無法像活骨一樣修復正常磨損產生的微小裂縫。復活死骨可能會為患者提供截肢以外的選擇。羅切斯特大學的分子免疫學家愛德華·施瓦茨和他的同事比較了植入健康和死亡骨骼的小鼠,發現活骨顯著表達兩種參與血管生長和舊骨再吸收的基因。研究人員將這些基因整合到凍幹病毒中,並將其塗在死亡的股骨移植骨上。這些基因誘導身體向死骨供血,從而使其恢復活力。新骨形成並非均勻地發生在移植骨表面,但該團隊發現了其他可能提高該方法療效的基因。完整討論發表在3月刊的《自然醫學》雜誌上。

查爾斯·Q·崔《大眾科學》的特約撰稿人。他的作品也曾發表在《紐約時報》、Science、Nature、WiredLiveScience等刊物上。在業餘時間,他遊歷了七大洲。

更多作者:查爾斯·Q·崔
大眾科學雜誌 第292卷 第5期這篇文章最初以“死骨復生”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292卷 第5期(),第36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505-36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