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緝毒局計劃停用卡痛中的化學物質

許多人使用這種草藥補充劑來自我治療疼痛、創傷後應激障礙和阿片類藥物成癮

美國緝毒局週二宣佈計劃暫時禁止卡痛中含有的化學物質。卡痛是一種流行的草藥補充劑,被廣泛用作自我治療慢性疼痛、創傷後應激障礙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方法。

卡痛是一種來自東南亞的植物,它會啟用與阿片類藥物相同的一些受體,很容易在網上和煙店購買。儘管消費者已經接受這種補充劑作為止痛藥,並在某些情況下作為阿片類藥物的替代品,但醫生擔心那些試圖在沒有尋求專業幫助的情況下轉向卡痛來戒掉阿片類藥物的使用者。他們也擔心這種物質可能會被摻雜,因為這種物質的監管很少。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一直在努力打擊這種物質,禁止其進口,並下令沒收非法包裝的卡痛產品。但是,由於該物質被正式視為草藥補充劑,因此FDA幾乎沒有權力監管其成分。也有少數幾個州禁止了它。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現在,美國緝毒局已經宣佈計劃將卡痛的兩種精神活性化學物質暫時歸類為附表 1——與海洛因、LSD、大麻和搖頭丸相同的類別。這兩種化學物質被稱為帽柱木鹼和7-羥基帽柱木鹼。透過禁止活性化學物質,美國緝毒局正在確保該植物及其任何合成版本都包含在新法規中。

當美國緝毒局認為某種物質構成公共衛生危機時,它可以暫時將該物質列入附表1,最多兩年。該機構的發言人芭芭拉·卡雷諾表示,在此期間,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需要研究有關物質。

如果他們的研究發現它確實像美國緝毒局懷疑的那樣對公共衛生構成威脅,那麼它將仍然被禁止。如果沒有,該物質將恢復合法地位。

“這是非常悲慘的一天,”美國卡痛協會的創始人兼主任蘇珊·阿什說,該協會是一個致力於保持該物質合法的倡導團體。

這個問題對阿什來說不僅僅是工作相關,她曾經使用卡痛來戒掉阿片類藥物,以治療萊姆病引起的慢性疼痛。她仍然每天服用卡痛來幫助控制她的疼痛。

她說:“這直接奪走了我的生活質量。這種植物讓我恢復了社會生產力,我真的為我的未來感到擔憂,也為所有發現卡痛是他們擺脫海洛因等物質的解決方案的人們感到擔憂。我預見這個國家因阿片類藥物死亡的流行病比例將會大幅上升。”

阿什和其他卡痛倡導者堅稱,這種物質的成癮性不比咖啡高,並且只要它沒有摻假,成人就可以安全食用。他們聲稱,不可能過量服用,因為攝入過多的卡痛會導致嘔吐。

另一方面,急診室醫生和毒理學家已經看到卡痛與其他藥物產生負面相互作用。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有癲癇發作的報告。

“為了消費者的安全,需要對銷售的產品型別進行一些監督,”佛羅里達大學的藥理學家奧利弗·格倫德曼在7月下旬告訴STAT,這是在緝毒局宣佈之前的一個月。

不過,他補充說,他“不一定說與該植物相關的所有東西都應該列入附表1。我們已經看到了這對具有希望的藥理特性的藥物造成的損害……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死刑。一旦你把一種植物及其成分列入緝毒局的附表1,就很難對其進行研究,並且由於存在如此大的汙名,將很難在任何積極進展方面取得進展。”

目前尚不清楚臨時禁令何時生效。週二釋出的通知稱,該禁令將在9月底之前生效,以便讓那些製造、分銷或服用卡痛的人有足夠的時間處理他們擁有的東西。

經 STAT 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最初於2016年8月29日發表於STAT原文連結

Eric Boodman is an award-winning journalist from Montreal who now lives near Boston. He is a reporter for STAT and his work has also appeared in The Atlantic and Discover Magazine.

More by Eric Boodman

STAT delivers fast, deep, and tough-minded journalism. We take you inside science labs and hospitals, biotech boardrooms, and political backrooms. We dissect crucial discoveries. We examine controversies and puncture hype. We hold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accountable. We introduce you to the power brokers and personalities who are driving a revolution in human health. These are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to us all.

More by STA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