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矮行星穀神星上,火山爆發——但與地球上噴出熱熔岩不同,它們噴出的是鹽水和冰。
關於這顆矮行星的冰火山活動(被稱為冰火山)的新證據來自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太空探測器,它繞穀神星執行,並研究了附近的灶神星。
此前,“黎明號”發現了一座奇怪的山和其他似乎是由冰火山形成的特徵。[穀神星可能有一座冰火山(影片)]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現在,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PS)的科學家們發現,在奧卡託隕石坑中,有此類火山活動的證據,該隕石坑的中心坑有一個明亮的礦物鹽材料覆蓋,形成一個凸起的圓頂。
科學家們發現隕石坑中的含鹽物質比隕石坑本身更年輕:它只有大約400萬年的歷史,而隕石坑的年齡為3000萬年。這意味著礦物鹽從地表以下湧出,就像地球上的岩漿一樣。這種冰火山現象也在冥王星和土星的衛星恩克拉多斯上被發現。穀神星距離太陽2.574億英里(4.44億公里),是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活動的最接近的天體。
“黎明號”已經跟蹤穀神星兩年了。MPS的科學家們發現,這顆矮行星的表面活動複雜:有斷裂、雪崩和更年輕、更小的隕石坑。
“在這些資料中,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清楚地解讀隕石坑的起源和演化過程,”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MPS團隊框架相機首席研究員安德烈亞斯·納圖斯在一份宣告中說。
奧卡託隕石坑位於穀神星的北半球,直徑為57英里(92公里)。隕石坑中心有一個7英里寬的坑,其邊緣從地表上升到2460英尺(750米)。坑內有一個直徑約1.8英里(2.9公里)的明亮圓頂,它是由MPS科學家發現的較年輕的明亮物質組成的。來自紅外相機的資料顯示,它包含稱為碳酸鹽的鹽類。
研究人員認為圓頂是冰火山,而不是僅僅埋在隕石坑下的東西的原因之一是,其他後來發生的撞擊沒有暴露類似的物質。
為了估算隕石坑和圓頂的年齡,研究小組計算了該區域的隕石坑數量。大量的隕石坑意味著給定的表面區域較老,並且暴露的時間較長。
很有可能,形成奧卡託隕石坑的撞擊使得鹽水更接近地表,最終噴發出來。
這項新研究於2月17日在《天文學雜誌》上詳細發表。
版權所有 2017 SPACE.com,一家Purch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