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外來入侵物種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斯坦福大學新聞圖片

當巨型非洲蝸牛(右圖)、斑馬貽貝或尼羅河鱸魚等物種遷移時,它們很快就會破壞當地環境。這種遷移常常嚴重擾亂當地生態系統,以至於許多本地物種瀕臨滅絕。事實上,外來物種入侵是僅次於棲息地喪失的全球物種滅絕第二大原因。但是,一個由科學家、律師和政策制定者組成的國際團隊——被稱為全球入侵物種計劃(GISP)——正在制定一項遏制損害的行動計劃,斯坦福大學教授哈羅德·穆尼在上週五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介紹了該計劃。“我們正在考慮設計類似於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機構,”穆尼說。“我們需要一個類似的機構來應對入侵物種問題。”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以關島的入侵棕樹蛇為例。這些生物已經導致10種森林鳥類、6種蜥蜴和2種蝙蝠滅絕。撇開生物多樣性不談,它們還會透過爬過電線導致停電和在家庭雞舍中捕獵而損害島上的商業。水葫蘆也嚴重破壞了非洲的維多利亞湖地區,而瘋蟻則擾亂了聖誕島。再往近處說,星薊正在加利福尼亞州排擠本地沙漠草。“西部牧場正在被有害雜草侵佔,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穆尼說。1999年的一項調查估計,引入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種每年給美國造成1230億美元的損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全球入侵物種計劃小組於去年九月在南非舉行會議,最終確定了一項由10點組成的全球戰略。該計劃的一部分旨在解決建立財務制衡機制的需求。“如果你進口了某種東西,而它逃逸了,你就應該為此付出代價,”穆尼說。他提議建立一種債券或保險制度,讓進口商向一個專門為應對緊急情況而設立的特別基金捐款。“如果我們發生火災,我們會立即派出消防車。人們會立即做出反應,”他補充道。考慮到針對入侵物種的類似“快速反應機制”,各國應該能夠控制住這個問題,從而節省以後處理這種情況所需的額外金錢和精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