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測試、發射和操作一項太空科學任務通常需要數億美元到數十億美元,但一種新型衛星將價格降至僅約10萬美元。
這些立方體、一升、一公斤的衛星,被稱為立方星,被設計成批次發射,並且可以搭載其他太空任務,從而大幅降低發射成本。立方星起源於 2000 年由斯坦福大學空間與系統開發實驗室前航空工程師 Bob Twiggs 和加州理工州立大學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分校的 Jordi Puig-Suari 提出的技術規範標準。
兩位工程師希望讓大多數科學實驗室甚至大學和高中專案都能負擔得起太空科學。立方星已被視為一種教育工具,因為學生團隊可以在短短兩年內設計和製造一個立方星,學生可以對太空科學有一個整體的瞭解。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這個概念已經傳播開來——甚至美國宇航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也加入了這個俱樂部——並且數十個團隊已經啟動了立方星專案。至少有二十幾個已經成功完成了他們的任務。
立方星社群的成員相互借鑑經驗,分享設計技巧。正如 Twiggs 和 Alex Soojung-Kim Pang 在他們 2011 年 2 月的《大眾科學》文章“公民衛星”中所寫,“當開發人員發現有效的解決方案時——例如,一種無線電模型在太空中比另一種工作時間更長——他們會與其他立方星設計者分享他們的發現。”
與此同時,一些公司已經開始銷售現成的立方星元件,例如飛行電子裝置、收發器、太陽能電池板和結構元件。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現在可以專注於設計他們自己的立方星特有的科學儀器,而不是從頭開始設計整個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