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是一個自然過程。隨著進化不斷進行,物種消失,新物種出現,這種持續的動態被稱為“背景滅絕”。地質歷史也曾被五次大“規模滅絕”所打斷——物種數量急劇下降,這是由諸如小行星撞擊或海平面變化等劇烈事件引發的。
今天,我們正在目睹一些專家認為的“第六次滅絕浪潮”,這是一種物種減少,似乎是人類的傑作。專家估計,目前的滅絕速度比背景速度高出 100 到 1,000 倍(另一些人說甚至更高,高達通常背景滅絕速度的 10,000 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也稱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IUCN))的資料,目前世界上有 3,071 種“極度瀕危”物種,該聯盟由 83 個國家、800 個非政府組織和 10,000 名致力於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的科學家和專家組成。根據 IUCN 的說法,被評估為極度瀕危級別的物種“在野外面臨極高的滅絕風險,除非它們所承受的壓力得到緩解。” 以下僅是其中一些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