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網站所有者在其頁面上釋出文字和圖片。今天,我們將那個原始時代稱為Web 1.0。
然而,在現代Web 2.0世界中,受眾提供了材料。網路上許多最知名的網站都屬於這一類別:Facebook、eBay、Craigslist、YouTube、Flickr等等。在每種情況下,網站所有者都只提供了一個供陌生人聯絡的論壇。
Web 2.0河流最引人入勝的支流之一是公民評論網站。一個又一個網站利用成千上萬滿意或失望的顧客的集體智慧。您再也不會因選擇錯誤的度假地點(TripAdvisor)、餐廳(Yelp)、電影(IMDB)、汽車(Edmunds)、承包商(Angie’s List)、應用程式(iTunes)、書籍(Amazon)、醫生(RateMDs)或麥芽飲料(RateBeer)而犯錯。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如果您是酒店經營者、餐館老闆、汽車經銷商或其他什麼人,公民評論網站的興起是一個令人警醒的發展。您不再站在山頂,透過擴音器向大眾廣播您的營銷資訊。突然之間,大眾們正在互相交談。如果您的服務或產品不好,他們會揭露您。另一方面,如果您是潛在客戶,公民評論網站似乎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如今,如果您去一家服務很慢的餐廳,那是您自己活該。您本可以事先諮詢大眾來避免這種情況。
這讓您想知道,究竟個人評論家還有多大意義。我的意思是,如果您在報紙上讀到一篇影評,好吧,您是在碰運氣。也許影評人剛剛與某人分手,或者在電影學院時討厭這部電影的導演,或者只是不符合您的口味。但是,當您閱讀11,000個看過同一部電影的人的總結評估時,就很難出錯了。兩端的怪人互相抵消,而龐大的中間地帶為您提供了對電影真實價值的相當準確的評估。(在IMDB——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歌舞青春3》從19,600名投票者中獲得了3.8星(滿分10星)。這位評論員認為這絕對正確。)
但是,那些以驚人的規律浮出水面的虛假評論醜聞又算什麼呢?Yelp、TripAdvisor、Amazon和其他網站都經受了虛假評論毒害其帖子的指控。鉅額資金岌岌可危。難怪商家會使用假名,有時會為自己的產品或公司釋出正面評論,或詆譭競爭對手。(網際網路行家將這種做法稱為“人造草皮”。明白了嗎?假草根?)
還有一些偷偷摸摸的偏見在作祟。有沒有注意到iTunes商店中有多少應用程式似乎主要獲得一星或五星評價?這麼多應用程式怎麼可能如此兩極分化?
事實並非如此——只是在線評論者是一群自我選擇的人。如果您對某件事感到興奮,無論如何,您都更有可能評論;廣大的、默默滿足的大多數人通常不會費心。
(有一段時間,蘋果試圖透過在顧客刪除應用程式時提示他們對應用程式進行評分來解決這個問題。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大聲抗議。“您正在使我們的評論變得負面,”他們說,“透過在人們刪除我們的應用程式的那一刻提出這個問題!如果他們喜歡它,他們就不會刪除它!”)
我們如何才能在最大限度地減少濫用的同時保持線上評論的力量?首先,我們可以鼓勵投票者使用他們的真實姓名,就像亞馬遜所做的那樣。Yelp和TripAdvisor表示,他們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和軟體來清除虛假評論。是的,這是一場軍備競賽,但評論網站知道他們的信譽對其生存至關重要。
您也可以提高您的欺詐檢測技能。有時,您只需判斷評論是否過於熱情。而且,您通常可以點選評論者的姓名,看看他們還寫了什麼。如果沒有其他帖子,那就是一個危險訊號。
最後,數量很重要。如果只有少數評論看起來特別正面或負面,您的蜘蛛感應應該會發出警報。另一方面,數十或數百條評論可以減少自私自利的帖子的影響。
聽著:老式的專業評論家系統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您永遠不知道存在哪些利益衝突的詭計。至少在Web 2.0世界中,人群的聲音通常會淹沒不可靠的個人聲音。剩下的只是一堆包含真相多於謊言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