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來說,這是美國專利法庭艱難的一天。
12 月 6 日,該大學的律師在美國專利商標局 (USPTO) 的聽證會上,陳述了其對名為 CRISPR–Cas9 的基因編輯工具的所有權主張。在聽證會上,將決定可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專利命運的三位法官提出了激烈,有時甚至帶有懷疑的質詢。
伯克利分校及其競爭對手,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都在爭奪 CRISPR–Cas9 的基礎智慧財產權,該技術改編自細菌用於抵禦病毒的系統。在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聽證會上,美國專利商標局的法官質疑了伯克利分校的核心主張:一旦其研究人員證明 CRISPR–Cas9 可用於編輯細菌中的 DNA,任何具備合理技能的人都可以將該技術應用於更復雜的細胞。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如果法院認定這是真的,那麼博德研究所目前持有的專利將失效。但紐約市紐約法學院的法律學者雅各布·舍科夫表示,鑑於這取決於“一個真正主觀的標準”——尤其是在應用於博德研究所等成就非凡的科學家時,伯克利分校的論點很難成立。
錯綜複雜的爭鬥
這場專利權爭奪戰始於 2012 年 5 月,當時伯克利分校的分子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娜在她的研究團隊使用 CRISPR–Cas9 改變了細菌 DNA 的特定片段後,申請了專利。2012 年 12 月,博德研究所的合成生物學家張鋒提交了自己的專利申請,證明了該基因編輯技術在更復雜的真核細胞(如小鼠和人類細胞)中的應用。張鋒要求並獲得了對其專利申請的快速審查。
美國專利商標局於 2014 年授予了他 CRISPR–Cas9 的權利。伯克利分校隨後要求專利局調查誰先發明瞭基因編輯技術——這個過程被稱為“專利衝突”。該審查於一月份開始。在過去的 11 個月中,這兩個競爭研究機構向法院提交了數百頁的檔案。
12 月 6 日的聽證會是雙方在法院就專利權做出裁決之前與法官對話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機會。聽證會開始前一小時,排隊觀看辯論的人們繞過了美國專利商標局大廳裡的聖誕樹,並且擠滿了兩個溢位的房間。每一方的律師只有 20 分鐘的時間向三位法官陳述他們的案例。
在聽證會上,博德研究所的律師大量引用了新聞文章和採訪,其中杜德娜表示她的實驗室一直在努力將 CRISPR–Cas9 應用於真核細胞。“這與顯而易見的事情截然相反,”博德研究所的律師史蒂文·特里布斯說。
伯克利分校的律師託德·沃爾特斯淡化了這些困難,稱杜德娜沒有立即公佈 CRISPR–Cas9 編輯真核細胞的成果,因為她知道它會起作用。他告訴法官,一旦該技術編輯 DNA 的能力得到證實,“剩下的唯一事情就是去做”。
意圖的問題
但法官們似乎不同意,他們對沃爾特斯的盤問遠比對代表博德研究所的特里布斯的盤問要嚴厲得多。“我不認同每個做實驗的人都相信它會成功,”法官理查德·謝弗說。相反,他補充說,像杜德娜這樣的科學家可能只是希望她的研究能夠成功。
舍科夫說,這種交流表明,伯克利分校將很難說服法院,杜德娜期望 CRISPR–Cas9 在真核生物中起作用。他指出,該大學的律師“試圖澄清 2012 年的生物學家會考慮什麼”。
但猶他大學鹽湖城分校的生物化學家達納·卡羅爾不同意這種說法,他向法院提交了一份支援伯克利分校的宣告。“啟動一個專案需要一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他說。“我認為除非你對成功抱有一些期望,否則你不會這樣做。”他指出,其他幾個研究小組與張鋒同時開始研究真核生物中的 CRISPR–Cas9。
幾位觀看過訴訟程式的專家表示,鑑於法官對伯克利分校律師的嚴厲質詢,博德研究所的前景現在看起來更加光明。“我的印象是雙方最終都會得到一些東西,”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華盛頓特區校區的法律學者羅伯特·庫克-迪根說。
博德研究所透過提交 13 項與 CRISPR 相關的專利來對沖風險。其中幾項涉及另一種 CRISPR 系統,其中 DNA 切割酶取自不同種類的細菌。舍科夫懷疑伯克利分校可以聲稱擁有該系統的任何權利,因為它是由獨立開發的。
他預計美國專利商標局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對該案件做出裁決,儘管沒有必須這樣做的最後期限。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6 年 12 月 6 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