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可能並非兒童正常發育的必要條件

在一些部落中,嬰兒跳過爬行階段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父母和兒科醫生都認為,嬰兒必須先學會爬行才能學會走路。爬行也被認為是神經肌肉和神經系統發育其他方面(如手眼協調和社交成熟)正常進展的先決條件。但一項新的研究可能會動搖這種傳統觀念的根基。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人類學家大衛·特雷瑟 (David Tracer) 表示,巴布亞紐幾內亞奧族狩獵採集者的嬰兒不會經歷爬行階段。相反,他們的父母和其他照料者會抱著他們直到他們學會走路。然而,奧族兒童似乎並沒有因跳過這個階段而受到任何不良影響。特雷瑟在今年四月於芝加哥舉行的美國體質人類學家協會的演講中指出,事實上,不爬行可能是完全正常的,甚至可能是適應性的。

在對 113 對奧族母嬰的觀察中,特雷瑟發現,高達 12 個月大的嬰兒有 86% 的時間是被豎著抱在吊帶中的。在極少數情況下,當母親將嬰兒放在地上時,她們會將嬰兒支撐成坐姿,而不是讓他們趴著。由於一直保持直立姿勢,奧族的孩子們從不學習爬行。(然而,他們確實會經歷一個臀部移動階段,他們坐直身體,用臀部推動自己前進。特雷瑟說,奧族人認為這種臀部移動,而不是爬行,是人類普遍的學步前階段。)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奧族人並非唯一不鼓勵孩子爬行的群體。特雷瑟指出,許多其他傳統社會的嬰兒(包括巴拉圭、馬裡和印度尼西亞的嬰兒)也是這樣被撫養長大的。此外,他觀察到,我們現存的近親黑猩猩和大猩猩也不常將幼崽放在地上。因此,很可能我們早期的原始人類祖先也是抱著嬰兒四處走動,而不是讓他們爬行。

特雷瑟引用一項孟加拉國兒童的研究,該研究表明爬行會顯著增加感染腹瀉的風險。他認為,抱著嬰兒可以限制他們接觸地面病原體。它還可以保護他們免受捕食者的侵害。因此,他認為爬行階段是最近的發明——它只出現在過去一兩個世紀,在人類開始居住在有地板的 elevated houses 之後,這比泥土要衛生得多。

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溫達·特雷瓦森 (Wenda Trevathan) 同意,嬰兒在過去可能很少被放在地上,並補充說,發光的餘燼也是潛在的危險。特雷瑟的工作“突顯了我們看待正常嬰兒發育的狹隘性”,她評論道,“並對根據西方嬰兒來判斷所有人類嬰兒的趨勢提出了質疑。”

注:本文最初的標題為“搭便車”。

凱特·王 (Kate Wong)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科學作家,《大眾科學》高階編輯,專注於進化、生態學、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和動物行為。她對人類起源著迷,並對此進行了 25 年以上的報道。最近,她開始痴迷於鳥類。她的報道曾帶她去過法國和克羅埃西亞的洞穴,那裡曾是尼安德特人的家園,去肯亞圖爾卡納湖畔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器工具,去馬達加斯加進行探險以挖掘古代哺乳動物和恐龍,去南極洲冰冷的海域,那裡有座頭鯨以磷蝦為食,以及在康涅狄格州進行“大日”比賽,在 24 小時內儘可能多地找到鳥類物種。凱特是《露西的遺產:人類起源的探索》的合著者,該書由她與唐納德·約翰森合著。她擁有密歇根大學生物人類學和動物學理學學士學位。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關注王:@katewong

更多作者:凱特·王 (Kate Wong)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01 Issue 1本文最初以 “爬行可能並非兒童正常發育的必要條件” 為標題發表於 《大眾科學》雜誌 第 301 卷第 1 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72009-1ZpCK3saDMVwRyeqFLk9l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