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從茂密的熱帶森林和海洋向北或向南移動,那些地方的物種數量會急劇下降。科學家們已經瞭解這種赤道生物多樣性隆起一個多世紀了,但其解釋仍然難以捉摸。研究人員專注於物種形成和滅絕,以解釋為什麼熱帶地區具有如此豐富的生命多樣性。1974 年,備受尊敬的植物學家 G. 萊迪亞德·斯蒂賓斯 (G. Ledyard Stebbins) 宣稱,熱帶地區要麼是搖籃,新生命的進化頻率高於其他緯度,要麼是博物館,古老頑固的生命在那裡持續更長時間。但證據尚不清楚。現在,研究人員表示,還有第三種選擇,它從搖籃中取一點,從博物館中取一點。
芝加哥大學地球物理科學教授大衛·賈布隆斯基和他的同事們想測試搖籃或博物館這個難題,所以他們去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博物館。具體來說,他們想研究雙殼類動物標本。如今,雙殼類動物,這種有兩片鉸鏈外殼的海洋生物,遍佈世界各地,並且有大量的化石記錄——這為研究人員提供了豐富的資訊。他們翻閱了博物館的抽屜,篩選了舊論文和專著,以追溯數百種現存雙殼類動物的譜系,以查明它們最初出現的地方。
一旦研究人員知道雙殼類動物的來源,他們發現這些軟體動物遵循了“走出熱帶”的理論,該理論指出,更多物種起源於熱帶地區並在那裡生存更長時間,但熱帶物種從它們的誕生地傳播到更溫帶的地區。“搖籃和博物館之間的二分法是錯誤的問題,”賈布隆斯基說,他在 10 月 6 日的《科學》雜誌上報道了這一分析。相反,雙殼類動物表明熱帶地區既是搖籃又是博物館,新生命在那裡出現,古老的生命在那裡保留。雙殼類動物和其他生物一樣,起源於熱帶地區,並傳播到較冷的北部和南部。“熱帶地區真的是生物多樣性的源泉,”賈布隆斯基說。他警告說,對這些至關重要的誕生地和最後保護地的破壞將對未來的生物多樣性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