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痴迷於受歡迎程度的時代。成年人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像高中生一樣思考和行為。在一本名為《受歡迎》的新書中,心理學家米奇·普林斯坦用科學家的眼光探索了受歡迎程度。普林斯坦是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教授,他認為實際上存在兩種型別的受歡迎程度,而我們作為一個文化群體已經選擇了功能失調程度更高的一種。他說,有一種更好的方法。普林斯坦回答了《心智問題》編輯加雷思·庫克的問題。
心理學家米奇·普林斯坦。圖片來源:索默·哈德利Revolution Studios
大眾科學:我們在高中時期的受歡迎程度會影響我們以後的生活嗎?
普林斯坦:會的。事實上,非常顯著。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 40 年後,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了解人們在高中時有多受歡迎來預測誰將從高中或大學畢業,誰將在工作中取得成功,誰將申請福利或社會服務,以及誰可能遭受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或成癮。我們的受歡迎程度甚至可以預測我們的身體健康——童年時期最不受歡迎的人比受歡迎的人更有可能在幾十年後患上心血管和代謝疾病。一項分析表明,不受歡迎對我們死亡率的風險與吸菸帶來的風險一樣大!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最令人驚訝的可能是,我們的受歡迎程度所起的作用無法用我們的社會經濟地位、智商、家庭背景、先前的精神健康問題或外貌來解釋。我們被他人看待的方式在非常有意義和實質性的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
您所說的“受歡迎程度”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兩種不同型別的受歡迎程度,每種型別都與非常不同的結果相關。在童年時期,我們的受歡迎程度由我們受他人喜愛的程度來定義。最受歡迎的孩子是那些安靜地領導、幫助他人和合作的孩子,這種型別的受歡迎程度預示著許多理想的長期結果。
然而,第二種型別的受歡迎程度在青春期出現,反映了我們神經迴路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由青春期荷爾蒙觸發的。這個時期,受歡迎程度開始更多地反映我們的“地位”而不是我們的“受喜愛程度”。地位的標誌——可見性、影響力、支配地位和權力——都會啟用我們大腦中的社會獎勵中心,並永遠改變我們與受歡迎程度的關係。在整個成年期,我們可以選擇追求更高的受喜愛程度或更高的地位——平臺(真人秀電視、社交媒體等)數量的增長使這一決定變得更加困難。事實上,我們現在對輕易獲得的地位的關注可能比人類歷史上的任何其他時候都更強烈。然而,這是一個問題。因為與高受喜愛程度相關的積極結果不同,研究結果表明,擁有高地位會導致後來的攻擊性、成癮、仇恨和絕望。
您能告訴我更多關於您認為追求地位的問題嗎?
對於追求地位的個人以及我們作為一個社會繼續投資於這種受歡迎程度都存在問題。弗吉尼亞大學教授喬·艾倫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那些最關心自己社會地位的人長大後多年後在人際關係方面會遇到困難。他們仍然專注於自己的地位,甚至專注於他人的受歡迎程度,而不是可能導致充實的人際聯絡的特質。其他研究表明,那些最渴望地位的人最有可能在以後報告焦慮、抑鬱和藥物濫用問題。
作為一個社會,已經有跡象表明我們對地位的渴望已經造成了損失。與僅僅幾十年前相比,研究表明,我們現在的生活目標反映了擁有更多財產、獲得更大權力以及比他人感覺更可見和更有影響力的願望。這與我們幾十年前渴望促進社群和合作形成鮮明對比。甚至我們的孩子也收到了這樣的資訊: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粉絲數量是一項值得努力的成就。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越是追求這些線上地位的標誌——轉發、“點贊”、分享——我們就越感到彼此隔離和脫節。
你小時候受歡迎嗎?
不太受歡迎。事實上,在十年級時身高 4 英尺 7 英寸,從幼兒園開始保持全勤記錄,我很容易成為書呆子的海報男孩!如果我們認為最受歡迎的人是那些擁有最高“地位”的人,那麼我一點也不受歡迎。
但我認為我受人喜愛。事實證明,這更重要。
怎麼說?這如何塑造了你的人生?
研究表明,受人喜愛的人享有特權,這些特權會變得具有強化和自我延續性。作為孩子,受人喜愛的人更常被邀請加入他人,而每一次互動都提供了額外的機會來學習那些被不受歡迎、被排斥的同齡人剝奪的技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技能會導致更大的受喜愛程度、更多的學習機會等等,形成一個迴圈,使受人喜愛的人不僅享有更積極的聲譽,而且還擁有真正先進的技能和能力。
成年人也是如此。例如,兩個條件相同的員工,如果他們在受喜愛程度上有所不同,那麼他們會在職業生涯中走得更遠——不僅僅是因為偏袒,而是因為更受人喜愛的人實際上會成為更好的員工。
我很幸運。對我在青春期身體差異的良好幽默感幫助我避免了大多數令人髮指的欺凌事件,並與同齡人建立了友誼,引導我做出正確的決定和新的機會。我並不“酷”,但我能夠進入我需要的任何環境,並學習我至今仍在使用的技能。
有沒有辦法說服人們從追求地位轉向“受人喜愛”的那種受歡迎程度?
我希望這本書能讓人們有機會承認我們都有尋求受歡迎程度的人類本能。這可能感覺很幼稚,反映了我們生活中受歡迎程度似乎至關重要的時期。但有顯著的證據表明,受歡迎程度在今天仍然很重要,它像過去一樣指導著我們的行為和慾望。我們對受歡迎程度的渴望實際上是我們 DNA 的一部分。
然而,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努力追求的受歡迎程度型別。對於某些人來說,僅僅閱讀這本書並認識到與受喜愛程度與地位相關的不同結果,將為反思過去的行為並更批判性地思考本能提供充分的機會。一旦人們意識到科學已經多麼清楚地將地位與負面結果聯絡起來,說服人們重新關注受喜愛程度可能很容易。然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可能需要更多。在不知道去年 11 月誰將當選的情況下,這本書現在似乎向我們的總統發出了一個預言性的資訊——也許是對永不滿足的地位慾望的最佳例證,這種慾望已經變得令人分心、不令人滿意甚至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