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密克戎驅動的新冠疫情激增在這個疫情期間的冬季造成了相當大的動盪。儘管新冠疫苗已經可用且有效,但許多有疑似對第一劑 mRNA 新冠疫苗過敏史的人——反應包括蕁麻疹、腫脹、呼吸急促和/或低血壓——尚未完成全程接種。
他們的恐懼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目前宣告,新冠疫苗有兩個禁忌症:“先前劑量或對新冠肺炎疫苗的任何成分產生嚴重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以及“已知已診斷出對新冠肺炎疫苗的任何成分過敏”。
然而,作為一名在過去一年中每天接診此類患者的過敏症/免疫學家,我認為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是錯誤的,應該修改其指南。根據我和其他人的經驗,在大多數情況下,先前有過敏反應的人可以安全地接種兩劑 mRNA 新冠疫苗,以及加強針。而且我和我的同事已經開發出一種流程,使我們能夠為他們接種疫苗。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對新冠疫苗的真正嚴重過敏反應極其罕見,大約在每百萬接種者中有兩到五例。更重要的是,數十億人現在已經接種了新冠疫苗,據我們所知,沒有人死於過敏反應。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應該更新其指南,以消除那些擔心第二次疫苗過敏反應會將他們送進急診室,甚至更糟的人的恐懼。這種澄清不僅會讓患者對疫苗的安全性放心,還可以防止人們虛假聲稱新發現的疫苗過敏,以此為理由要求豁免僱主和政府的強制令。
在 2020 年 12 月,當疫苗首次被授權使用,並且人們對關於過敏反應的報道感到震驚時,有幾件事立即變得清晰:由於未知原因,女性更容易發生過敏反應,但有食物、毒液和藥物過敏史的人可以安全地接種疫苗。他們只需要在注射後比沒有過敏史的人接受更長時間的監測。
在疫苗於春季廣泛普及後,醫學界仍然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過敏反應。一種可能的罪魁禍首是對聚乙二醇 (PEG) 的 IgE 介導的反應,聚乙二醇是腸道準備劑、藥物製劑和化妝品中的常見成分,也是 mRNA 新冠疫苗的成分之一。PEG 保持包裹 mRNA 的固體脂質奈米顆粒的穩定性。
我和我的同事開始對 PEG 以及新冠疫苗本身進行皮膚過敏測試,重點關注那些對第一劑新冠疫苗可能產生過敏反應的人。然而,我們對 PEG 測試的經驗好壞參半:在近 40 個病例中,PEG 過敏測試呈陽性的人仍然能夠成功接種兩劑疫苗。
PEG 可能不是過敏原的罪魁禍首,這在一個研究中得到了證實,該研究調查了 80 名在接種第一劑 mRNA 新冠疫苗後出現過敏反應的患者。無論他們的 PEG 皮膚測試結果如何,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都可以安全地接種第二劑。另一項研究評估了 105 名對第一劑 mRNA 新冠疫苗有反應的人,其中 85% 的患者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接種了第二劑。其餘 15% 的人是拒絕進一步接種疫苗或選擇強生疫苗的人。這些研究雖然規模較小,但確實挑戰了 PEG 是這些疫苗不良反應的原因的假設。
鑑於 PEG 皮膚測試的侷限性,我們根據疫苗過敏專家建議制定了一套疫苗接種流程。如果一個人對第一劑新冠疫苗產生疑似過敏性休克反應,我們首先透過皮膚測試確定該反應是否真的是過敏性的。其他疾病,例如焦慮發作或血管迷走神經性反應(涉及在壓力觸發後血壓和心率突然下降),可能會被誤認為是過敏性休克。
如果新冠疫苗的皮膚過敏測試呈陰性,我們會在診所給予下一劑疫苗,並在之後至少監測 30 分鐘。在罕見的情況下,如果皮膚測試呈陽性,我們會將疫苗分成更小的劑量,並在一個小時內快速連續地給藥,直到患者獲得全劑量。
透過這套流程,我已經能夠為我所見過的每一位患者接種新冠疫苗,無論是第一劑、第二劑還是加強針,無論他們之前是否有過敏史或測試結果如何。因此,如果美國橄欖球聯盟四分衛阿隆·羅傑斯,他誤導性地說他已“免疫”,然後聲稱對新冠疫苗成分有不明過敏,如果他來到我的辦公室,我們的流程很可能讓他能夠接種疫苗。
與此同時,我們仍在努力瞭解最初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新冠疫苗過敏。一種可能性是將 PEG 與奈米顆粒連線會啟用免疫系統過敏反應一側的部分。另一種可能性是固體脂質奈米顆粒本身與用於注射的注射器相互作用,產生某種過敏原。
無論原因是什麼,醫生們正在使用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來證實醫學文獻中已經充分記錄的內容。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項臨床試驗正在評估新冠疫苗在有任何原因引起的嚴重過敏反應史的人(例如藥物和食物)中的安全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另一項臨床試驗正在研究對第一劑新冠疫苗有全身反應的人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當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不應等待這些試驗的結果,就去除接種新冠疫苗的禁忌症,因為接種疫苗的好處明顯大於過敏反應的微小風險。
在新冠疫苗推出一年多後,美國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口比例仍然低至63%。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必須更新其新冠疫苗過敏建議,以準確反映過敏症專家在實地的經驗,尤其是在奧密克戎具有極強傳播性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很少踏入醫院的人,在過去兩年的疫情期間,我基本上一直待在幕後,而我的同事們一直在醫院裡肩負著主要的責任。現在,憑藉安全地為幾乎所有有嚴重過敏史的人(無論是對疫苗成分還是疫苗本身過敏)接種疫苗的能力,這套流程是我可以儘自己一份力量來幫助結束疫情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