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將繼續以大流行形式存在,在一個或多個地區激增並擾亂日常生活,直到世界達到群體免疫。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屆時 SARS-CoV-2 病毒將變成地方性流行病——總是存在,但在人群中以適度、可預測的速度傳播。在經歷了幾年之後,臭名昭著的 1918 年流感大流行完成了這種轉變,而且該病毒至今仍在變異毒株中傳播,至今已 104 年。自 1918 年以來,幾乎所有甲型流感感染都源於該毒株。
隨著地方性流行階段的到來,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將有資格接種 COVID 疫苗,醫院和藥房也將充足供應有效的感染治療方法。屆時,公共衛生官員可能明智的做法是將 COVID 視為一種比感冒更危險的呼吸道疾病,類似於我們處理流感和鉅細胞病毒 (CMV) 的方式——透過評估季節性疫苗的分佈、跟蹤住院率並向公眾宣傳當前的風險。我們尚不清楚 COVID 是否會導致比這些疾病更高的長期併發症發生率,因此可能需要採取其他預防措施。
在未來,常規檢測可能會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明顯症狀但檢測呈陽性的人會知道戴口罩並與他人隔離。如果我們能夠開發出類似的流感和 CMV 檢測方法,並使其在世界各地都能廉價獲得,那麼社會最終可能會比 COVID 到來之前更安全地抵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即使 COVID 病例顯著下降,病毒也不太可能消失。只要它仍在動物中傳播,就可能在未來再次蔓延到人類身上。大自然總是讓我們感到驚訝。未來,重新出現的 SARS-CoV-2 可能會傳播性更強或更弱,致命性更高或更低。今年冬天傳播的 Omicron 變體教會我們要對意外情況有所預期。我們的世界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便更好地為新的變體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病毒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