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b Willer 回顧 COVID-19 疫情大流行的早期——當時領導者們仍然有機會阻止病毒使世界陷入停頓——有一個重要的時刻脫穎而出。在 2020 年 2 月,全球衛生當局異口同聲地建議公眾不要戴口罩以預防感染。
“大家認真點——停止購買口罩!”,時任美國外科醫生傑羅姆·亞當斯 (Jerome Adams) 在推特上強調,口罩不會保護普通大眾免受病毒感染。《世界衛生組織》(WHO) 也同樣建議,口罩應僅供醫護人員或咳嗽或發燒的人使用。
但這一資訊很快被推翻。科學家們知道口罩有助於預防空氣傳播的病毒感染;早期的口罩指南主要是為了為醫護人員儲存物資。一旦人們意識到當局並沒有為了他們的最佳利益而行動,怨恨就開始暗中滋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斯坦福大學 (加利福尼亞州) 的社會學家 Willer 說,口罩資訊傳遞的徹底失敗“是一個巨大的信譽錯誤”。“他們不誠實損害了應對措施。” 他說,領導者應該始終對實施大流行病衛生措施的原因保持透明,即使有些事實令人難以接受。
儘管 COVID-19 疫情尚未成為過去,但政策制定者已經在討論如何利用其教訓來塑造我們應對未來大流行病威脅的措施,包括目前正在爆發的猴痘疫情。大量新的行為科學研究為他們的計劃提供了支援。這項工作深入瞭解了哪些政策和運動最有效地使人們相信要遵循有助於阻止疾病傳播的衛生指導。
最有影響力的資訊並不總是政策制定者認為會奏效的資訊。由聽眾信任的人發出的呼籲公眾同情心和責任感的資訊,可能比直接命令更有效。為接種疫苗提供獎勵可能不如簡單地發出提醒有效。時機也很關鍵——在疫情大流行的一個階段激勵人們的事物,在後期可能效果較差。而且,正如圍繞口罩的混合資訊所表明的那樣,誠實是基本要求。
耶魯大學 (康涅狄格州紐黑文市) 的 Matthew Goldberg 說,改進公共衛生推廣的過程應該在下一次疫情大流行爆發之前就開始,他的研究重點是說服。“我們現在就需要開展工作,”他說,“這樣,當機會來臨時,人們才能迅速行動。”
Katy Milkman 正在研究接種疫苗的激勵措施是否有效。圖片來源:Shira Yudkoff
使其變得容易
研究人員表示,為了幫助社會建立針對病原體的集體防禦,領導者應該徵募人類行為專家在衛生政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制藥公司 Appili Therapeutics 的傳染病研究員兼執行長 Armand Balboni 說,這一直是各國政府在 COVID-19 疫情大流行期間的阿喀琉斯之踵。“社會科學家、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Balboni 說。
制定有效的公共衛生資訊的部分內容是找到避免直接限制人們選擇的方法。儘管與健康相關的強制措施在大流行病期間有時是必要的,但它們可能會引起強烈反對,並使進一步遏制疾病傳播的努力複雜化。例如,一些企業反抗大流行病期間強制實施的停業。華盛頓特區布魯金斯學會智庫的行為經濟學家 Varun Gauri 提倡一種“助推”策略,即讓負責任的行為只需付出極小的努力。“行為科學中幾乎普遍存在的一件事是,我們都很懶惰,”Gauri 說。
讓做正確的事情變得更容易,可以像將洗手液裝置放置在更容易取用的位置一樣簡單。在一項研究1中,這種策略提高了人們對手部衛生建議的依從性,而無需強制執行。賓夕法尼亞大學 (費城) 的行為科學家 Katy Milkman 的一項研究2表明,重複是一種強大的助推策略。與對照組相比,當研究人員向人們傳送提醒時,他們更有可能接種疫苗,這證實了先前關於重複資訊會產生效果的觀點。
然而,一些憑直覺有道理的說服策略似乎並沒有產生預期的結果。在美國首次推出 COVID-19 疫苗後,地方和州官員投入數百萬美元,認為用金錢誘惑人們會說服他們接種疫苗。領導者嘗試了直接現金獎勵,即人們因接種疫苗而獲得一筆固定金額,以及彩票,即已接種疫苗的人可以參加抽獎以贏得現金獎勵。
但這個概念經常失敗。一項評估疫苗彩票有效性的研究3發現,彩票州的疫苗接種率並未顯著高於非彩票州。一項薈萃分析顯示4,有保障的現金支付在一定程度上更可能鼓勵接種疫苗。儘管如此,關於基於激勵的說服的證據“總體上相當令人沮喪”,Milkman 說。
她現在正在研究彩票策略的一種變體,這種變體可能會帶來更高的資金價值——後悔彩票。這包括告訴人們他們的名字已進入抽獎池,以贏得一大筆錢,但如果他們的名字被抽出,而他們沒有接種疫苗,那麼他們將不得不拒絕獎勵。當 Milkman 和她的團隊在費城5嘗試這種方法時,與沒有後悔彩票的其他類似地區相比,該地區的疫苗接種率略有上升。“我們擁有的一個數據點看起來很有希望,”Milkman 說,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實這一發現。
我們更好的天性
儘管個人利益可能不是強大的動機,但同理心可能是。鼓勵人們產生同理心可能會使他們更有可能選擇在大流行病期間保護他人。一組研究人員報告6稱,觀看了一段 91 歲老人在影片中描述因 COVID-19 疫情大流行而無法探望生病妻子的影片的人,比未觀看該影片的對照組的人更願意保持身體距離。因此,情感訴求可能會促使人們採取有益的行為。
即使在對大流行病控制措施持懷疑態度的群體中,激發同理心也可能有效。在一項針對美國和歐洲 6000 多人的調查7中,研究人員發現,當被告知疫苗接種是為了保護他人健康時,反對疫苗的人最有可能從他們的立場上退縮。他們不太受那些指出他們個人將從疫苗接種中受益的資訊所感動。研究人員表示,因此,政策制定者應強調疫苗的集體利益,例如保護他人和保持經濟運轉。 Balboni 說,大多數人不喜歡被告知該怎麼做。“真正有幫助的是,當你可以讓人們承擔所有權或責任時——透過他們的行為,他們實際上可以保護其他人。”
贏得社會中最懷疑的人的信任還包括確保他們獲得準確的資訊。Gauri 說,在 COVID-19 疫情大流行期間,虛假資訊在播下分裂和破壞衛生官員的權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為病毒的快速傳播和低疫苗接種率鋪平了道路。
Milkman 說,為了防止虛假新聞站穩腳跟,衛生部門在與公眾溝通時需要保持透明和誠實。這並不意味著詳細描述危機的方方面面,但這確實意味著確保衛生運動核心的資訊是萬無一失的。當領導者告訴人們口罩無效時,他們無視了這一原則,反過來,人們開始忽視官方的衛生宣傳。這讓陰謀論有機可乘。
行為研究人員還希望賦予人們必要的技能,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區分真實的衛生建議和陰謀論。英國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 Jon Roozenbeek 正在測試一種透過讓人們接觸受控劑量的虛假資訊來“免疫”虛假資訊的策略——就像活病毒疫苗保護人們免受全面感染一樣。他已將這種方法融入到一系列免費影片遊戲中。其中一款名為《病毒蔓延!》(Go Viral!) 的遊戲,透過扮演釋出諸如“我因為試圖公開不安全的新冠病毒疫苗而被噤聲!”等虛假標題的駭人聽聞的虛假資訊沙皇,來教會人們對大流行病虛假新聞持懷疑態度。
在玩過接種遊戲後,人們認為虛假新聞推文不如以前可靠,並且他們能夠更好地發現一系列虛假標題中的欺騙策略8。Roozenbeek 說:“從 15 分鐘的干預來看,穩健性相當好。”
但讓公眾做好準備只是一個開始。Gauri 認為,為了限制虛假資訊在未來大流行病中的危害,公共衛生當局將需要對這個問題採取更大、更具立法性的方法。“如果你制定了良好的監管計劃來預防它,那真的至關重要,”他說。例如,這可能意味著制定透明度法律,要求線上平臺告知使用者可疑健康內容的來源,而不會主動審查該內容。
美國前外科醫生敦促人們戴口罩——這與之前的建議相矛盾。圖片來源:Hum Image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值得信賴的聲音
衛生資訊的來源不僅對於幫助人們區分事實和虛構很重要。行為科學家從 2014 年西非埃博拉疫情中獲得的主要見解之一是,資訊傳遞者比傳遞的資訊更重要。如果當地領導人而不是西方人傳達衛生指南,人們更願意遵循救生建議並尋求埃博拉治療。“如果你沒有在社群內有信譽、受人尊敬、值得信賴的權威人士作為發言人,那麼你的資訊內容是什麼真的無關緊要,”Willer 說。“如果你是不受信任的外人,你將一事無成。”
一組研究人員令人難忘地展示了精心挑選的大流行病資訊傳遞者可以發揮的救生作用9。該團隊收集了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敦促人們接種 COVID-19 疫苗的鏡頭,然後將這些片段編織成一段 27 秒的 YouTube 影片。當研究人員在美國疫苗接種率低的縣線上播放特朗普的資訊時,數十萬人接種了疫苗。“對於最反對的人,”Willer 說,“他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告訴他們接種疫苗的人。”
在未來的大流行病中,可以更自由地利用精心挑選的牧師、社群領袖或當地有影響力的人來推廣重要的公共衛生資訊。儘管一些名人和體育明星在 COVID-19 疫情大流行期間這樣做了,但衛生當局可以聯絡更廣泛的候選人,這些候選人有自己獨特的追隨者。“如果我們能夠儘早找到這些人,甚至提前錄製他們的資訊,那麼在時機到來時準備好這些資訊可能會很有用,”Gauri 說。
公共衛生資訊傳遞的時機對其成功也很重要——衛生部門越早釋出關於應對大流行病的明確指南,效果就越好。Willer 說,這是因為人們在第一次瞭解情況的事即時,最容易接受說服。“你想要抓住出現的關鍵視窗。”
一項針對義大利人口的研究發現,在 COVID-19 的第一波浪潮中,義大利是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大流行病早期的公共衛生資訊——即使是那些通常不信任政府的人10。這種高度的認同感為限制大流行病蔓延的嚴格隔離策略掃清了道路。
但是,一旦人們開始感到資訊飽和,公共衛生資訊的力量就會開始減弱。當人們收到關於 COVID-19 如何傳播的資訊時,這些資訊僅對那些在過去幾周開始保持社交距離的人減少了外出次數11。對於那些已經保持社交距離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人來說,這些資訊幾乎沒有效果,甚至降低了對保持社交距離指南的遵守程度。
Willer 說,一旦人們被某個主題的資訊轟炸,“你的資訊將難以在嘈雜的聲音中發揮影響力”。那時,傳遞資訊的最佳機會已經過去。
預防行為
衛生官員在制定能夠促使公眾採取統一行動的大流行病溝通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下一個目標——在大流行病爆發之前刺激行為,從而降低大流行病爆發的機率——可能看起來不切實際。但是,先發制人的行動勝過被動地試圖控制全球疾病蔓延。一些研究人員正在詢問行為科學是否可以被調動起來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由於某些病原體可以很容易地從野生動物傳播到人類,因此關於安全處理動物重要性的協調一致的公共衛生資訊可能有助於阻止下一次大流行病。疾病檢測平臺,例如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的國家呼吸道和腸道病毒監測系統,也可以實現迅速行動以避免大流行病。
但是,為了讓公眾支援遵循動物處理指南並儘早響應病毒警報,美國全球健康非營利組織 Project HOPE (華盛頓特區) 的前主任兼執行長 Tom Kenyon 說,領導者現在需要開始促進對衛生官員的信任。
為了促進這一結果,Kenyon 認為,政府應向地方公共衛生部門分配更多資金,以便他們可以在下一種致命病毒出現之前提高其在社群中的知名度。他認為,這樣,居民將更好地瞭解衛生部門如何工作以保護人們,並且更有可能聽取關於如何防止大流行病蔓延的官方指南。“人們知道警察局、消防站、市長辦公室。他們不知道衛生部門,”Kenyon 說。“第一件事是向公眾展示良好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在日常生活中為他們做了什麼。” 研究人員報告12稱,COVID-19 傳播水平低的國家始終是那些人民對政府和社群具有高度信任感的國家。
達到消除大流行病所需的信任水平將是一場艱苦的鬥爭——而且過去幾個月在應對猴痘傳播方面犯下的錯誤,例如關於該病毒是否透過性傳播的混合資訊,表明衛生部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研究人員強調,由於對如何促進協調一致的公眾行動的認識不斷提高,更好的遏制是可能的。“並非沒有希望,”Milkman 說。
Balboni 說,改進備災工作的核心應該是認識到,當領導者清楚而誠實地溝通大流行病政策背後的理由時,大多數公眾會做出回應。“當我們能夠向人們展示他們為什麼改變自己的行為很重要——而不僅僅是‘因為我這麼說就去做’——你實際上就開始推動人們朝著有益的方向發展。”
本文是《自然展望:大流行病防範》的一部分,這是一份編輯上獨立的增刊,由第三方提供財政支援製作。《關於此內容》。
參考文獻
Cure, L. & Van Enk, R. Am. J. Infect. Control 43, 917–921 (2015).
Milkman, K. L.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8, e2101165118 (2021).
Law, A. C. et al. JAMA Intern Med. 182, 235–237 (2022).
Brewer, N. T. et al. Lancet Reg. Health Am. 8, 100205 (2022).
Milkman, K. L. et al. Nature Hum. Behav.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2-01437-0 (2022).
Pfattheicher, S. et al. Psychol Sci. 31, 1363–1373 (2020).
Galasso, V. et al. NBER Working Paper 29741 https://doi.org/10.3386/w29741 (2022).
Basol, M., Roozenbeek, J. & van der Linden, S. J. Cogn. 3, 2 (2020).
Larsen, B. et al. NBER Working Paper 29896 https://doi.org/10.3386/w29896 (2022).
Barari, S.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3.27.20042820 (2020).
Krpan, D. et al. Behav. Public Policy. 5, 153–179 (2021).
COVID-19 National Preparedness Collaborators Lancet 399, 1489–1512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