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人能在工作生活一成不變的情況下度過疫情。數百萬人失去了工作,被暫時解僱或轉為在家工作。必要行業的工作人員繼續堅守崗位,但通常工作量發生了重大變化,包括額外的安全程式以及對傳染病作為一種新的工作場所危害的認識。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僅在美國,2020 年 4 月份的就業人數就減少了 2050 萬人。服務提供商受到的衝擊最為強烈:休閒和酒店業失去了 770 萬個工作崗位,其中 550 萬個在餐飲服務或飲品場所。
向遠端工作的轉變導致工作與家庭界限的完全崩潰,對於既要照顧孩子又要在家上學還要兼顧工作需求的父母來說尤其如此。時間安排不當或沒完沒了的 Zoom 會議干擾了人們完成工作的能力,有時還會損害與同事的關係。必要行業的工作人員經常發現,他們的僱主彌合需求增加造成的缺口的唯一策略是讓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增援部隊不會到來。許多員工不得不應對個人防護裝置不足的問題,同時感到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隨著娛樂和健身設施的關閉,每個人都更難放鬆身心並從持續的疲憊中恢復過來。由於這些變化,工人們經歷了更大的壓力性疲憊,對工作場所變得更加消極和憤世嫉俗,並感到自信心受到侵蝕——這是倦怠的三重標誌。
與此同時,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擁有舒適家庭辦公室且育兒責任較少的人——發現遠端工作帶來了好處。獨處讓他們擁有了更大的控制權,減少了干擾。取消通勤為人們節省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節省了金錢。那些曾在令人不快或充滿敵意的工作場所工作的人現在擺脫了不尊重的遭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疫情教會了許多人,工作不必非得像以前那樣。這種認識可能是許多人不再回到舊工作崗位的原因之一。在 2021 年底,服務提供商和酒店業在吸引人們回到這些低薪、高需求的工作崗位方面面臨重大挑戰,許多職位仍然空缺。與此同時,11 月份有 450 萬美國人(佔勞動力的 3%)自願辭職,這既反映了他們對當前職位的 discontent,也反映了他們希望找到更好的職位。但是,解決倦怠問題不能落到個體工人身上。工作場所必須改變。人們之所以會倦怠,是因為他們的僱主沒有成功地管理長期的工作壓力源。我們必須更加重視修改或重新設計工作場所條件。工作環境如何才能成為幫助人們茁壯成長而不是讓他們疲憊不堪的地方?
在過去兩年中工作生活有所改善的人通常可以感謝個人資源——一間舒適的獨立房間——而不是僱主的遠見。但是,僱主可以從關注在此期間幫助人們提高生產力和滿意度的因素中學到很多東西。例如,工人減少了不必要的會議和開放式辦公室的干擾,並且能夠專注於有意義的任務,而不是被瑣事所累。一些公司正試圖用更高的工資或休假來吸引工人。改善工作條件具有更大的持久影響潛力。
工作佔據了人們大量的時間、才能和潛力——工人們越來越要求工作能提供可持續且有回報的生活質量作為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