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疫苗猶豫不決,養老院工作人員中的新冠病例驟降

下降表明疫苗正在發揮作用,即使工作人員接種疫苗的速度比居民慢

Healthcare worker and patient.

瓊·菲利普斯是佛羅里達州一家養老院的註冊護理助理,她熱愛自己的工作,但又害怕在大流行期間上班的危險。當疫苗在 12 月上市時,她立刻抓住了接種疫苗的機會。

幾個月後,這種危險似乎已經消退。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資料顯示,在新冠疫苗推出後,養老院工作人員中新增新冠病例數下降了 83%——從 12 月 20 日結束的那一週的 28,802 例降至 2 月 14 日結束的那一週的 4,764 例。

在同一時期,養老院居民中新增新冠病毒感染人數下降幅度更大,下降了 89%,而普通民眾為 58%,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資料顯示。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出現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美國醫療保健協會和全國輔助生活中心(一個行業組織)的發言人貝絲·馬蒂諾表示,這些數字表明“疫苗似乎對減少病例產生了顯著影響,這非常令人鼓舞”。

在邁阿密郊外的北海灘康復中心工作的菲利普斯說:“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安慰。” 現在,她說,她正在敦促猶豫的同事和任何其他可以接種疫苗的人“出去接種疫苗”。

在經歷了殘酷的一年之後,儘管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來遏制其蔓延——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學校關閉和經濟停擺,但大流行還是導致了 50 萬美國人死亡——疫苗的出現讓人看到了結束的希望。

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指出,在養老院中已分發了超過 300 萬劑疫苗,因此週三釋出了新的指南,允許在大多數情況下在這些設施中進行室內探視,即使在未接種疫苗的居民和訪客之間也是如此。

很難獲得其他環境中醫療保健工作人員感染的全國性資料,但一些州的情況看起來很有希望。在加利福尼亞州和阿肯色州,自 12 月以來,醫療保健工作人員的新冠病例下降速度快於普通民眾,在弗吉尼亞州,因新冠相關原因而無法工作的醫院工作人員人數大幅下降。

其他國家的研究表明,疫苗接種導致感染人數大幅下降。一項對英格蘭公立醫院的研究表明,接種第一劑疫苗後 21 天,疫苗對預防工作人員感染新冠的有效率為 72%,接種第二劑疫苗後 7 天,有效率為 86%。在以色列最大的醫院 Sheba 醫學中心(擁有超過 9,600 名員工)中,從 12 月 19 日(疫苗開始提供的第一天)到 1 月 24 日,有 170 名工作人員檢測呈陽性。據《柳葉刀》報道,在檢測呈陽性的人員中,只有三個人已經接種了兩劑疫苗。

《前線隕落》是 KHN 和《衛報》進行的一項為期一年的資料和報道專案,正在調查美國 3,500 多名醫療保健工作人員死於新冠的情況。自 12 月以來,每月死亡人數一直在下降,但死亡通常比感染滯後幾周或幾個月。

與其他醫療保健工作人員一樣,養老院工作人員和居民在 12 月率先接種疫苗,因為在聚集場所的老年人最容易感染: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資料顯示,超過 125,000 名居民死於新冠,而超過 550,000 名養老院工作人員檢測呈陽性,其中 1,600 多人死亡。

然而,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率遠低於居民。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從 12 月中旬到 1 月中旬的第一次診所運營期間,中位數為 78% 的養老院居民接種了一劑疫苗,而工作人員的中位數僅為 38%。現在,幾家養老院協會表示,根據非正式調查,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率一直在攀升。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言人傑德·富爾斯說,雖然疫苗“有助於觀察到養老院中新冠病例的下降,但其他因素,如有效的感染預防和控制計劃/措施”也在發揮作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傳染病專家、正在為養老院新冠應對提供建議的摩根·卡茨博士說,養老院居民對疫苗的接受度“非常樂觀”。“我確實認為這是工作人員病例下降的一個巨大促成因素”。

卡茨說:“當免疫系統因疫苗接種而更快地被啟用時,病毒就無法在你的身體和呼吸道中繁殖。”因此,即使一棟建築物中有一兩個人接種了疫苗,也可以減緩傳播。

卡茨說,另一個因素是“許多養老院已經經歷了大規模爆發,因此可能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居民和工作人員已經具有免疫力。” 此外,在 11 月和 12 月的假日旅行和聚會之後,新冠感染率在全國範圍內有所下降,因此工作人員在其社群中的接觸較少。

但是,“即使我們看到病例數出現非常好的轉變,”她說,“我們需要記住,只要工作人員的疫苗接種率達到 50% 或 30%,他們仍然很脆弱,他們也讓非常脆弱的長期護理居民處於危險之中。”

隨著新的新冠變異株的傳播,以及一些州大幅放鬆了新冠限制,使病毒更容易傳播,疫苗接種工作正在與時間賽跑。

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的資料顯示,在 2 月的第二週,仍有 2,850 家養老院報告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員的新冠陽性檢測結果。

長期護理質量國家消費者之聲的執行董事洛裡·斯梅坦卡說,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居民會遭受痛苦。她說,她聽說有些案例中,一個新冠陽性檢測結果就會導致一家機構進入封鎖狀態,阻止家人探望他們的親人。

“他們害怕”

位於門羅公園的新澤西州退伍軍人紀念之家去年遭受了一次重大爆發,其中 100 多名工作人員感染了新冠,60 多名居民和一名註冊護士助理 莫內米斯·羅梅盧斯死亡。代表註冊護士助理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工會主席雪莉·劉易斯說,這令人痛苦。儘管如此,那裡只有大約一半的工作人員接種了疫苗,劉易斯說,而且有一人因新冠生病而休假。

劉易斯說:“我的許多成員對接種這種疫苗不太感興趣,因為他們害怕。”

她說,一些工人想再等一段時間,看看疫苗是否安全。她說,其他人告訴她,他們不相信疫苗,因為疫苗開發速度太快了。

劉易斯說,其他工作人員“覺得這是一種實驗性藥物”,因為“眾所周知,黑人、拉丁裔和其他群體已被用於像塔斯基吉梅毒研究這樣的實驗”,她說。她說,她的成員大多是黑人或西班牙裔。

紐約大學護理學助理教授、研究疫苗猶豫的賈斯敏·特拉弗斯指出,註冊護理助理是長期護理工作人員的主體,他們歷來比其他醫療保健工作人員更不願意接種流感疫苗。她說,養老院通常沒有像醫院那樣解決工人對疫苗的擔憂的護士教育者,註冊護理助理也面臨著有限的網際網路接入等結構性障礙。養老院往往是等級森嚴的,通常由白人工作人員領導,而約 50% 位於權力結構底層的註冊護理助理是黑人或西班牙裔,他們對疫苗接種持有不信任感和不同的態度,她補充說。

特拉弗斯說,對於新冠疫苗,有些人擔心他們將不得不請病假而錯過工作,並且不希望給已經人手不足的同事增加負擔。

根據 KFF 的資料,在 30 歲至 49 歲的人群、農村居民以及黑人和西班牙裔成年人中,疫苗猶豫的程度更高。西班牙裔成年人比白人成年人更不願意說他們“肯定”會接種新冠疫苗,在醫療保健機構工作的黑人成年人也是如此。黑人成年人不成比例地受到大流行的影響,並且由於結構性種族主義造成的障礙,在疫苗接種推廣中被落下

蓄意傳播的虛假資訊

全國範圍內對長期護理工作人員疫苗接種率低的問題一直很關注——以至於代表非營利性長期護理機構的全國性組織 LeadingAge 本月與黑人反對新冠聯盟舉行了關於疫苗安全的虛擬市政廳

該活動吸引了超過 45,000 名觀眾,主要面向黑人長期護理工作人員。

黑人反對新冠聯盟的聯合創始人裡德·塔克森博士說,觀眾提出了關於生育能力、懷孕和禁忌症的擔憂。他說,該活動也有“許多煽動者”堅持說,“這都是一個神話。這都是謊言。”

他的小組計劃舉行更多面向黑人觀眾的公共資訊會議。

華盛頓特區前公共衛生專員塔克森說:“毫無疑問,我們現在可以使用的三種疫苗非常安全且非常有效。”

養老院行業已設定目標,到 6 月底在全國範圍內為 75% 的工作人員接種疫苗。

強制接種疫苗?

行業官員表示,大多數養老院沒有強制接種疫苗,因為他們擔心失去工作人員。由於疫苗是在緊急情況下獲得批准的,因此責任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根據總裁兼執行長林恩·卡茨曼博士的說法, Juniper Communities 在四個州運營著 22 個長期護理機構,僱用了近 1,300 人,在強制接種疫苗後,有 30 名員工離職。

她說:“最終,如果你可以選擇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這就是我們想要做出的選擇。”

位於阿肯色州的格林布里爾護理和康復中心強制要求接種疫苗,但由於醫療豁免,並未實現 100% 的疫苗接種率。

然而,自從開始接種疫苗以來,格林布里爾的 COVID 感染人數顯著下降。據格林布里爾護理主任雷吉娜·瓊斯稱,在 11 月下旬和 12 月初,超過 60% 的員工檢測呈陽性。在 12 月下旬員工開始接種疫苗後,有四名已經接種過一劑疫苗的員工檢測呈陽性,但沒有症狀。

猶豫不決不代表拒絕

塔克森表示,根據對黑人受眾的調查,他看到疫苗猶豫“大幅減少”。他說,他聽到“人們渴望由值得信賴的來源向他們提供科學有效的的資訊”。“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觀點是鐵板一塊。”

養老院行業發言人馬蒂諾表示,隨著每一輪疫苗接種,員工的參與率都在上升。

洛杉磯猶太之家的首席醫療官諾亞·馬可博士說,他的員工已經“盡一切努力來抵消社交媒體上助長疫苗猶豫的無稽之談”,包括製作影片和每週通訊。

他回憶起自己告訴員工的話,“疫苗可能會有一些未知的副作用,但我們知道病毒會致死。”

他說,在他 1600 名員工中(包括養老院和其他場所的員工),大約 80% 的人已經接種了疫苗,居民的接種率達到 99%。他說,自 1 月 13 日以來,沒有養老院居民感染 COVID。

在俄亥俄州西南部,肯·戴利經營著兩家艾登醫療養老院。他說,到 2 月中旬,大約一半的員工和 85% 的居民接種了疫苗,此後他們沒有出現過 COVID 病例。不過,他說,年輕員工中仍然存在對疫苗的牴觸情緒,他們會在網上閱讀虛假資訊。

戴利說:“Facebook 是我痛苦的根源。”工人們告訴他,他們擔心“他們會給我植入微晶片”,或者疫苗會改變他們的 DNA。

戴利說,現在距離最初推出疫苗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我希望給我的員工施加一點壓力,讓他們站出來接種疫苗。”他傳遞的資訊是:“它正在起作用,夥計們。它執行得非常好。”

KHN 資料編輯伊麗莎白·盧卡斯為本報告做出了貢獻。

KHN(凱撒健康新聞)是一家報道健康問題的非營利新聞服務機構。它是 KFF(凱撒家庭基金會)的一個編輯獨立專案,與凱撒永久醫療集團無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