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八百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這相當於每分鐘都有一輛垃圾車的塑膠被傾倒進我們的海洋。總重量相當於 90 艘航空母艦。除此之外,模型預測到2050年,海洋中塑膠的重量將超過魚類。
這出於很多原因都是悲劇性的。鯨魚、魚、海鳥、海龜和許多其他動物都在吞食塑膠並大量死亡。許多研究正在探索人類健康問題與食用含有微塑膠的魚類(分解的瓶子和其他一次性用品)之間的關係。世界各地的海洋生態系統都受到了塑膠垃圾的破壞。
當然,這都是在新冠疫情之前的情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起初,全球疫情似乎可能給環境帶來一線希望。由於保持社交距離使人們遠離道路和天空,世界各地的空氣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改善。預計碳排放量與 2019 年相比,在 2020 年下降 4%。在中國,工廠的長時間關閉暫時清除了該國臭名昭著的霧霾,並顯著降低了汙染率。也許冠狀病毒更持久的結果可能是亞洲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這要歸功於對溼貨市場(據推測病毒在此處傳播到人類)的加強審查。越南是最大的違法者之一,最近禁止所有野生動物進口並關閉了所有野生動物市場。好訊息——真的很好。
然而,對於我們最近幾個月遭受重創的海洋來說,情況並非如此。據估計,新冠疫情引發了全球每月使用 1290 億個口罩和 650 億雙手套。如果我們把已經制造出來和預計將要生產的所有口罩縫合在一起,我們將能夠覆蓋整個瑞士的陸地面積。
圖片來源:傑弗裡·亞伯拉罕
手套和口罩進入我們的河流和海洋的實際問題是,它們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水母,海龜最喜歡的食物。由於它們的彈性成分,口罩還增加了各種魚類、動物和鳥類被纏繞的風險。
這僅僅是個人防護裝備。當涉及到因新冠疫情而導致的一次性塑膠的快速增長時,情況就變得更加複雜了。
石油市場崩潰,使得塑膠的使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便宜。新冠疫情以及歐佩克政治導致全球石油市場崩潰。石油和天然氣(後者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經處於歷史最低價)是製造塑膠的關鍵原材料。它們的歷史最低成本增加了替代材料(例如纖維素、海藻)和原始塑膠之間的價格差距,而原始塑膠一直是最便宜的包裝商品的方式。為了在市場上具有財務競爭力,現在以新制造的廉價原始塑膠包裝您的商品是極其有利的。
由於外賣的增加,一次性塑膠的使用量正在激增。由於經濟危機使普通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價格實惠的商品優先於環保商品。由於塑膠包裝的雜貨通常更便宜,因此這些商品是資金緊張的購物者的首選。雖然外賣一直是許多餐館的救命稻草,但它也導致了全球一次性塑膠堆積如山。這種塑膠大多不可回收。2020 年的垃圾預計比 2019 年多 30%。
由於新冠疫情帶來的預算壓力,世界各地的回收系統開始崩潰。那麼,所有這些多餘的塑膠都去了哪裡?
在西方世界,大部分最終要麼進入垃圾填埋場(在北美),要麼被焚燒(在歐洲),並且少量——平均10%——被回收。美國大約有 9,000 個回收設施,其中大部分由市政當局運營,並與當地預算掛鉤。由於各州承擔著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健康和失業成本的重擔,一些市政當局正在暫停其回收服務。伊利諾伊州的皮奧里亞已經削減了回收計劃。奧馬哈和新奧爾良也在考慮大幅削減開支以節省資金。弗吉尼亞州的列剋星敦也在考慮限制其路邊回收。
在發展中國家,塑膠經常在露天垃圾場中管理不善,最終洩漏到環境中,最終進入河流,然後進入海洋。由於該病毒,發展中經濟體中用於廢物管理基礎設施的少量資金大部分已被重新分配。因此,美國和歐洲發生的事情在印度尼西亞、巴西、印度、肯亞、瓜地馬拉和海地進一步放大。
在發展中國家,有 1500 萬拾荒者在街道上、大型露天垃圾填埋場中,並且在許多情況下,在海灘上撿拾塑膠。近幾個月來,一些拾荒社群被迫撿拾的塑膠是以前的兩倍,而獲得的報酬卻相同。在某些情況下,這會阻止他們撿拾塑膠,因為其他材料更有價值。
就海洋塑膠解決方案而言,拾荒者是解決問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塑膠垃圾與海洋之間的最後一道防線。鑑於目前的市場狀況,許多人無法發揮這一重要作用。
將西方和發展中國家回收基礎設施的崩潰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一次性塑膠爆炸式增長相結合,您就會看到一場在海洋中愈演愈烈的塑膠海嘯。
我是SoulBuffalo的創始人,該組織成立了海洋塑膠領導力網路 (OPLN),這是一個由 67 個成員組織(從活動家到行業)組成的社群,他們共同努力創新並實現解決海洋塑膠危機的方案。我們致力於簡化有關這場危機嚴重性的溝通(以便普通人能夠理解其複雜性)並加速解決這一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可口可樂、寶潔、綠色和平組織、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陶氏、海洋保護協會和國家地理是參與我們“領導力”的數十個組織之一。
作為解決這場危機的方式上存在衝突、差異巨大的觀點的海洋中的中立方,SoulBuffalo 認為緊張等同於進步。我們周圍都是擁有引人注目且經常衝突的觀點的傑出領導者。
例如,雖然我們的許多非政府組織和行業合作伙伴堅定地致力於修復回收系統,但綠色和平組織和許多活動家組織認為該系統存在根本缺陷,我們應該儘快努力從源頭上關閉一次性塑膠的供應。正是這種策略的衝突使我們的網路非常與眾不同,也讓我們對導致各種解決方案的不同觀點有了深刻的瞭解。
透明的供應鏈是第一步,需要迅速加快。希望和進展正在進行中,一些關鍵的解決方案和專案正在為變革鋪平道路。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領導的一個關鍵專案於 6 月成形。這項名為ReSource: Plastic的倡議,在很大程度上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新聞週期主要關注病毒、社會正義運動以及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總統選舉。雖然它可能沒有在媒體上引起應有的反響,但該倡議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儘管我們在海洋塑膠領導力網路中保持中立,但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會堅定地支援我們全心全意相信的運動。世界自然基金會的 ReSource: Plastic 倡議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會正在鼓勵世界頂尖公司公開分享他們的塑膠足跡,包括他們目前正在製造和投放市場的塑膠量、其地理位置以及他們對塑膠最終處理方式的最佳猜測。它是被回收、填埋、焚燒還是管理不善,最終進入露天垃圾場或環境?透明地核算進入系統的塑膠是第一步,在這方面,ReSource: Plastic 具有催化潛力。開放資料之輪已經開始轉動,可口可樂、星巴克、麥當勞、Keurig Dr Pepper 和寶潔正在帶頭,並揭開了他們運營的幕簾。
根據第一份報告“透明度 2020
”,這五家公司在 2018 年總共使用了 420 萬噸塑膠。從角度來看,這相當於 287,279 頭體重 330,000 磅的成年藍鯨。(順便說一句:地球上只有 25,000 頭藍鯨,因此 420 萬噸藍鯨是當前生存數量的 11.5 倍。)這僅僅是五家公司的年度塑膠足跡。
這種披露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如果說企業界有勇氣,那麼這項倡議就符合條件,因為它存在明顯的風險。公開的供應鏈透明度將使像 OPLN 成員綠色和平組織這樣的活動家組織能夠使用這些資料來推動他們正在倡導的變革,例如減少塑膠的目標(目前還沒有一家財富 500 強公司公開承諾這樣做)。
ReSource: Plastic 對五家啟動合作伙伴公司的調查結果包括
回收了塑膠總量的 8%。
美國 63% 的垃圾最終進入了垃圾填埋場。
歐洲 41% 的垃圾被焚燒。
東南亞 74% 的垃圾管理不善。
根據綜合資料,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其合作伙伴和更廣泛的市場提出了四項建議
消除不必要的產品(例如吸管等小型不可回收的物品)。
優先投資於可持續生產。
努力將全球回收率提高一倍。
透過要求更多公司提高透明度來填補關鍵資料空白。
本著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的五家成員公司(以及剛剛簽約的另外三家公司)的精神,我們敦促其他公司挺身而出,勇敢、公開和透明地採取激進的行動。公司承諾分享這一重要資訊是緊迫且勇敢的。
為了保護地球的海洋,全世界必須確切地知道有多少塑膠被製造、回收、丟失、焚燒或掩埋。當我們獲得前 100 個主要品牌的資料時,情況會好得多,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世界上許多組織都將 2030 年定為解決海洋塑膠危機的最後期限,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而且,2030 年轉眼即到。特別是考慮到最近新冠疫情造成的挫折,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加快解決塑膠危機的方案。如此多的塑膠最終將進入我們的海洋。我們必須集體以更大、更快的速度思考,因為問題正在成倍增長並加速蔓延。
當全球整個供應鏈實現完全透明時,政府、行業和非政府組織所做的決策將更加明智、更具策略性,並最終紮根於事實和基礎科學。行業、活動家和消費者都將以不同的方式使用這些資料。我們相信,擁有隨時可用的資料將使所有利益相關者能夠全力以赴。
我們如何在未來 10 年內確保前 10,000 家公司(而不僅僅是 100 家)共享透明的運營資料?如果世界能夠接受這種朝著緊迫性轉變的根本思維模式,而不是僅僅揮舞紅旗,而是採取行動,我們也許能夠在 2030 年之前集體拯救我們的海洋。選擇權在我們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