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能靠小麥養活自己嗎?

農業專家表示,整個非洲進口的小麥太多,而種植的小麥太少

衣索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在阿姆哈拉語中,亞的斯亞貝巴(19世紀末衣索比亞首都遷至這座高原城市時所命名的)的意思是“新花”。

對於一個旨在鼓勵另一種植物的新生長的會議的主辦城市來說,這是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首屆非洲糧食安全小麥會議在這裡舉行,旨在解決非洲大陸日益嚴重的問題:太多非洲人食用小麥製品,而種植小麥的人卻太少。

例如,蘇丹在國內生產大約1噸小麥,卻從國外進口4噸小麥。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蘇丹農業研究公司小麥研究專案國家協調員阿卜杜勒拉希姆·侯賽因說:“這大約是170萬噸的進口量,”為了滿足該國的麵包、麵食和麵粉需求。

侯賽因說,環境制約因素是可以預測的:缺水、高溫、土壤肥力低下以及像Ug99莖鏽菌這樣的疾病,該菌株最初在鄰國烏干達被發現。政府還必須提供明確的戰略和政策,以便至少部分擺脫進口。

同時解決社會和生物問題可能會為蘇丹人民帶來改變人生的結果。

侯賽因說:“如果將它們放在一起,我們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並實際擁有盈餘。”

突尼西亞國家農業研究所(INRA)的研究員阿卜杜勒卡德·本貝克塞姆表示,總體而言,北非進口了全球小麥貿易量的大約一半。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大量湧入城市,非洲人的飲食習慣越來越傾向於小麥產品。國際玉米和小麥改良研究中心(CIMMYT)昨天在會議開幕當天釋出的一項研究顯示,今年非洲國家將花費120億美元用於小麥進口。

生活在世界市場的擺佈之下
因此,每次全球商品市場價格飆升時,與其他大洲的公民相比,非洲人遭受的痛苦不成比例。當俄羅斯(全球小麥供應量約為15%)兩年前因熱浪和火災而禁止出口,造成全球短缺時,小麥價格上漲了60%至80%。

但CIMMYT的研究表示,擺脫出口的依賴,或者至少接近獨立,是可能的。在整個非洲大陸,農民種植的小麥產量僅為可能和有利可圖產量的10%到25%。

在對來自12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氣候、土壤和經濟資料進行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盧安達、蒲隆地、衣索比亞、肯亞、馬達加斯加、坦尚尼亞和烏干達的潛在產量最高。盧安達、蒲隆地和烏干達的土壤最好。在非洲南部——特別是莫三比克、安哥拉和辛巴威——冬季需要灌溉才能種植有利可圖的作物。目前,辛巴威的小麥產量非常高,但依賴灌溉。

此外,世界其他地區的氣候損失可能成為非洲的收益。CIMMYT總幹事托馬斯·倫普金說,南亞是世界頂級小麥產區之一,隨著氣候變化使條件更加困難,它可能會失去其優勢。

奈及利亞是正面解決這個問題的國家之一。當局今年宣佈,它將努力到2016年實現37億噸年消費量的完全自給自足,基本上禁止從世界各地的“糧倉”進口小麥。

但在那之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非洲綠色革命聯盟高階政策官員奧古斯丁·朗因託說。缺乏先進的育種和生物技術工具;沒有現有的高產、耐熱品種;水和肥料使用方面的做法不佳;以及貸款渠道稀少,都使消費者受制於市場。

這就是250多名科學家、農民、政策制定者和經濟學家聚集在亞的斯亞貝巴討論的問題,他們第一次認真考慮曾經在小麥價格低廉時只是一個願望的事情。

CIMMYT全球小麥專案主任漢斯-約阿希姆·布勞恩說,當小麥價格低廉時,他很難推動非洲小麥田的發展。但時代已經變了。

布勞恩回憶說,國際捐助者會說,“小麥不適合非洲。你應該種植茶葉、橡膠或鮮花。”

他說:“五年前,情況完全不同。”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